6,总之,既然有读者提出这句话有歧义,而小说毕竟不是考据论文,过细分辨并无意义。因此直接删去,也不影响整体故事。
7,但是依然应该做一个提示,圣人从来不是孔子专有的一个名词,否则老子、仓颉、王阳明都算不得圣人,中国的圣人们被子孙阉割的就有些厉害了,我个人不认为这是尊崇孔子,独尊儒术是统治者的需要,读书人热情吹捧是因为科举制度带来的巨大利益——可以做官、可以敛财,最低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自助,豁免钱粮//得到投献,见官不跪,受法律保护等——而且是非皇族和贵族获得晋升的唯一途径。
8,孔子的头衔也是一点点丰富的——当然是统制阶级的需求,孔子生前颠沛流离多年,过的不很如意:
(1)鲁国相国:51岁以后,孔子鲁国大司空转任为大司寇,并兼任代理相国。
(2)国公爵位: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3)尼父荣誉称号: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4)国公爵位: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5)尼父荣誉称号: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6)先圣、先师荣誉称号: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
(7)宣父荣誉称号: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
(8)太师官位: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9)国公爵位: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10)诸侯王爵位: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11)衍圣公爵:宋仁宗至和二(1055年)年改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代相沿不改。
(12)文宣帝号: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据《宋史·夏国传》和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这一封号是历朝历代最高级别的。
(13)文宣王号: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衔“大成至圣文宣王”。
(14)先师号: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圣先师”。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5)先师号: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师”。
(16)综上所述,孔子生前最高是鲁国一个诸侯国的代理摄政,后来大体是享受国公爵位,西夏达到最高的文宣帝称号,元朝觉得太高了,降到王号,明朝再降到先师的称号,跟王爵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那时候读书人势力已经大大冲击了皇权。
(17)新中国破四旧、打倒孔家庙、批林批孔以后,孔子和儒学特权被取缔打击,虽然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项目品牌,但是其意义可能也是复杂的,首先孔子在新中国是没有官方确定名义的,特权也是没有的。另外,儒学成功地让元明清都衰败了,现在国家花力气输出,也有利于将祸水西传,其实儒学成为显学以后,早就形成了儒教和儒党的样式和既得利益集团了。
9,总结陈词:
(1)在中国历史上,圣人从来都不是孔子的专用、专有名词,反过来说,用于完备的人格特质和作为,人人可以成圣——这是中华民族极为独特的民族自信和思想源泉。成圣归根结底是内修而成,如果被众人所敬仰,他们还可以成为后人心中的神祗!
(2)如果有人公然宣扬孔圣人应当配享的权利和利益超过皇帝,身死族灭是常有的事情。
(3)喜欢读书钻研是很好的事情,也可以有一家之言,这也很好。
(4)钻研要通透一些就更好了,更有利于汲取智慧真正的养分。
(5)当然,我这也是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最后,再一次感谢读者大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