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团的时候,干部、知.青,层次分明,可此时在这辆拥挤的列车上,没有什么干部,也没有什么战.士,他们都是返.城的知识.青年,而等待他们的也都是相同的命运——伟业!
每个回到城市里的人都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位,他们想要在那个曾经熟悉的城市中继续生活、奋斗下去的话,就要重新开始,这对他们来说,有些残酷。
大规模的返.城,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上的平等,带给大多数人一种错觉,让他们在疲惫中又觉得有些亢奋。
但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几乎没等他们正式踏足这座城市,就已经被无形的规则划分出无数细致而又难以超级的‘等.级’……这玩意永远都不会消失,只是会时不时的被时代更新。
然而此时此刻,过去岁月的共同经历让他们中的某些人之间发酵着一种比较亲.近的情绪,但他们的潜意识里都知道,只要一回到城市当中,他们就会被自然地分隔开来,泯然消失于人群之中,无论他们情愿或者不情愿,都将成为单独的、孤立的个体,或许在未来他们还有机会相遇、相聚,但生活就像是一条奔腾的河流,你可以看到相似的浪花,但绝对不会是最初的那朵。
无论是曾经相识多年,抑或是才不久在火车上认识的,等到下车之后,他们将必须以全副的精力在城市中寻找和占据一道新的起跑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他们现在必须要去重新寻找并体现鎴民的人生价值。
这就是宿命!
如果说他们这一代人都曾经怀着使命感奔赴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那么现在的他们就是满怀疲惫……现在,他们终于得到了解脱,但随着他们马上就要离别,就要被各自所在的城市分化,他们心中的疲惫就像是转化成为了溃疡般的忧郁和迷惘。
失落、依恋……或者是对未来的恐惧与困惑,让他们变得亢奋或者歇斯底里,或者其它不同的感觉,在这一刻,各种情绪都在被发酵。
有些人奋力地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茫然的目光在站台上逡巡着,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逡巡什么,他们只是看了同伴的动作下意识地摩仿罢了。
更多的人都在相互告别……这种离别的场面通常都是非常动人的,虽然没有灞桥的柳枝,但人们用握手、拥抱和挥之不尽的眼泪、泣不成声的祝福来表达惜别之情。
一些女知.青的情绪波动较大,她们发出难以抑制的痛哭声,不知道是哭泣挽留不住的友谊还是匆匆消逝的青春。
在这种时候,哭声就像滴在白纸上的浓墨,迅速地在白纸上渲染着……哦,是在车厢中蔓延,尤其是这些知.青都是来自天南地北,依照现在的通讯、交通手段,他们很有可能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生活是一个喜怒莫测的福娃,它的祝福往往是你目前不需要的,就像是在你最无法承担的时候,命运所降下的厄运。
而现在,他们看似一个美好的回归,实质上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在一起,共同迎接未来的未来……然而,他们必须分离,这是生活的馈赠或者……惩戒!
先是零碎的恸哭,然后就是成片的痛哭,从车厢内扩散到了站台上,那些年轻的工作人员无动于衷,但一些中年的工作人员眼中都露出难以言喻的神色——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子女也是下乡的知.青。
知.青们一边拥挤着下车,一边大呼小叫地告别:
“郝建设,老.子下车了,到家给老.子写信!”
“滚犊子!邮票和信封不是钱啊?你给我写。”
“罗卫革,以后别咋唬了,老子不在身边自己小心点。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没什么说的了,你快下车吧!”
“那我就下车了啊!”
“下吧!”
“我下去了!”
“你特么快下去,还哕嗦什么呀!要不你跟我回家!”
“好,我下……”
最后这一句话,已是哭着说出来的了。
像这样的告别,在每节车厢都有发生,有些人就像是生.离.死.别一般,画面简直无法形容。
可能是有所发现,车站的广播员再次发声,柔美的、像是能够安定人心的声音在站台上萦绕:“下车的乘客们,你们辛苦了!由于今天迎接你们回家的人很多,站台容纳不下,所以只能委屈他们在站外等候,这也是为了他们和你们的安全着想,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站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协助你们有秩序的出站,顺利地找到接你们的亲友,需要帮助的乘客请问站台工作人员提出请求,我们将尽可能地满足你们的请求,帮你们解决困难……”
其实这个声音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乘客甚至都根本没有理会她在说些什么。
在列车还没有停稳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急不可耐地跳了下来,然后跑到某节车厢外面呼喊着,于是从那扇车窗里开始扔出手提包、行李捆、小木箱、网兜……各种物件都从车窗里扔出来了,有些人使劲儿大了,包裹竟然砸在了工作人员的身上,他们没有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老老实实地将包裹捡起,放到前面。
呼喊声刹那间就像海啸一样几乎将站台淹没,那些从车门、车窗冲下来的乘客,刹那间就把那道由站台工作人员组成的堤防冲散,
不知道谁的包裹被摔破了,里面的黄豆顿时洒落了一地,无数只大脚踩踏上去,结果是纷纷跌到……刹那间,站台上人仰马翻,咒.骂声、哭叫声响成一片,可即便如此,出站的人流还是如同潮水一般势不可挡地冲向了出站口……工作人员堪堪将锁打开,人就被推到了一边,门上的铁链子更是被一股扯掉……或者是扯断了。
在这一瞬间,整个城市似乎都苏醒了,像是在欢迎她的儿女……又像是在审视!
在八号车厢上,有一个男知青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的,神色有些麻木,他从窗口望着外面混.乱.不.堪的站台,神色似乎有些迷惘。
待大多数乘客都下车了才敢出来的乘务人员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问道:“同志,你这是准备要住车上啊?”
她刻这节车厢的乘客都是在京城下车的。
那名乘客仿佛没有听到她的问话,目光……或者说全部精神,都已经被外面发生的画面所……而此刻,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写实剧正在站外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