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总结的话,就是马斯洛五大需求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顺序之差,不要跳过前面四大需求去追求最高需求,那样你会失去大部分读者。”
“简单点说,就是读者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你还在拖堂讲凡高坚持自我,穷到吃油画颜料的故事,谁受得了啊。”
文学社的几个作者,有认真思考的,也有悻悻然和不服气的。但网络写手们,却眼睛发亮,纷纷鼓掌,一副豁然开朗的模样。
其实听没听懂无所谓,知道胡总在替网络文学说话就对了。
网络作者确实太可怜了,一直以来缺乏理论指导,全凭实战,根本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道理,甚至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低俗的,只为钱而写作。
然而任何一个正当的行业,都是通过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求来获得回报的。
不管你为什么写作,只要服务了,就是高尚的。
能满足五种需求,当然比满足四种需求更能挣到钱,也更高尚。
“胡总裁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但不管说得多好,网络文学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还是占多数,我不相信人们把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用来看网络是对的。”中年眼镜作者细品了片刻,再次发言:“网络比严肃文学更容易让读者上瘾又怎么说,这难道不算精神毒品。”
胡晓峰叹了口气:“这问题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网络技巧不够,只能暂时麻醉读者神经,却无法真正满足读者需求,就好像口渴的人,吃越多雪糕越想吃,因为糖份太高,水分不够。”
“越甜的饲料,越难止渴,但喝纯净水又不过瘾,这其中的分寸掌握,就全靠作者水平。”
“而传统文学相当于熬中药来解渴,就算有效,你看有几个健康的人愿意喝呢?仅仅是口渴,需要动那么大阵仗?”
胡晓峰说了一阵,感觉与传统作者的交流过多,忽略了这次真正的主角,于是转向年轻的网络写手们:“其实不同的技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你给主角施加十成的危机感,却只用八成的安全感弥补,结果就是读者会被你‘钓’住,不得不追,也就是上瘾。这种上瘾不仅表现在读者会继续追你的书,而且他还会疯狂地去找其他同类型。”
“如果你给主角施加八成的危机感,却回报以十成的安全感,那么你就是治愈系的,连读者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需求都解决了,是做好事。不过这样做的结果是,读者吃饱后,可能几天几个月都不再有看这类书的欲望了。”
“想成为一个纯商业的作者,可以使用前一种技巧,想成为好作者,则使用后一种技巧。如果贪心想两种兼具,也简单,你只让读者的两三种需求得到满足,钓住另外的需求就可以了。”
“但真正的大神应该是‘天授之子’,应运而生,他们不用设计,只要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力奉献出来,就能完美符合一些人当下的心理需求,而且上天还会让这些人正好看到。”胡晓峰说到这儿,赶紧把口水吞掉。
佛系写书,然后随便就能成第一名,谁不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