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湾的公共食堂,是麦收以后停办的。生产队按政策退赔了收走的灶具,农具和其它一些生活用品。农民们重新盘起锅灶,打粮回家自己做饭。一时间,家家的崖背上都冒起了炊烟。死气沉沉的芦花湾,又显出了好久没有见过的生机。
出去逃荒的万雪,也回来了。当年他是一个人出去的,而今,他的身旁,还多出一个长得俊模俊样的年轻妇人。妇人的肚子已经挺起来了,看样子离生也不远了。这妇人,是他在逃荒的路上自己拾掇下的。
万雪逃荒出去的时候,已经到了冬天,天气冷得很。原本想到西峰讨口饭吃,谁想西峰对出来逃荒要饭的,围追堵截,只要抓住,一律遣送回家。白天好过,晚上没处去,只要在车站和街道上发现行迹像逃荒的人,都让人家给抓去了。好在他身上还带了点钱,就在私人开的旅店里,和十几个人挤一个大炕,这样既免了冻,又逃过了人家的围堵。在西峰转了两天,看看实在呆不下去,听说陕西的政策,要比甘肃好一些,就向陕西方向而去。还没下董志塬,就远远看到,前面路上正走的两个人,停下不走了。走到跟前,才看清,路边上倒着一个老妇人,看样子已经不行了,旁边跪着一个年轻女子,在那里不停地哭着。那女子看到他过来,就含泪说,大哥救救我妈吧。他附下身摸摸那老妇人的臂腕,已经没脉了。就摇摇头说,没救了。那女子顿时就伤心得号啕大哭。他看那女子可怜,就帮她埋了老母,两个人就一起向陕西方向逃去。
这女子就是他现在办下的妇人,叫葛翠铃。听翠铃说,她的老家在合水,家里原本还有父亲和哥哥,可父亲和哥哥都被征去参加引洮工程建设,父亲饿死在了工地上,哥哥从工地上跑回来后,让民兵抓住问罪,半夜逃跑时从沟里跌下去,摔折了腰,抬到家里没几天就死了。她和母亲两人在家里活不下去,就逃出来,想到陕西找一口饭吃。谁知还没走到陕西,母亲就饿得不行了,一头栽倒就再没得起来。
过了长庆桥,就看到从平凉庆阳一带逃出来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往南走。进了陕西才知道,陕西的饥荒虽然没有甘肃大,但想通过讨要吃饱肚子,也不容易。到处都是吃公共食堂,家户里没有多余吃的。走了不远,就遇到陕西省设立的一个收容站,专门收容从甘肃逃出来的饥民。聚在这里的饥民不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收容站不让饥民往前走,也不让随便离开。每天管两顿饭,一顿一碗糊汤。有了吃的,万雪的自由天性又上来了,他掏出随身带着的竹板,当着饥民和收容站人的面,巴答巴答地说起了快板儿。
说陕西,道陕西,
到了陕西不受饥。
陕西地方好是好,
能不能每天管个饱。
收容站的人说,要想吃饱饭,得劳动,没有净吃闲饭的道理。他接着说。
叫劳动,咱不怕,
只要肚子别饿下。
庄稼汉最怕吃闲饭,
你就说让去干啥。
收容站的人说,咱这里正在修建公路,需要劳力。每天管吃饱,还能领到补助款,就看你们干不干。他就说。
这样的事,早点说,
免得你们耗费多。
受饥的人儿志不短,
干活下苦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