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听贝多芬之后的舒伯特,这位号称西欧浪漫主义奠基人的弦乐作品。
他觉得不错,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他听得懂。
正巧这两天他正在听舒伯特d小调弦乐四重奏,他格外喜欢里面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就叫做‘死与少女。’
一个残冷又不失皎洁的名称。
于是他想尝一尝。
果然无情。
——
傍晚回公寓的路上,段冉对接下来的旅程期望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秦键一边听着,一边不时的强调:“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
这话似是再提醒段冉不必要那么兴高采烈,也像是提前预警对方——可能一些地方你没时间去逛。
“其实你也很想去吧。”
段冉音调一转,忽然说到,语气带这点调皮。
“嗯?”
秦键笑了笑,“你又知道了?”
段冉:“那是。”
——
确实。
当秦键看到那条新闻的第一时间,他心中就闪过了想去看看的想法。
或许是一种被外界赋予的身份让他产生的本能反应。
尽管大提琴在公众视野中属于更小众的古典乐器,但从艺术平等的角度而言,它与小提琴钢琴无差。
就像杨尼格洛大赛之名无异于小提琴之帕格尼尼大赛,钢琴大赛于肖邦。
既作为被媒体评为新一届的肖邦钢琴引领者的他,实在无法对新一届具有杨尼格罗大提琴精神传承的亨利.赫尔茨本人不感兴趣。
秦键知道,在大提琴的世界里,同样活跃着一群各色格式的鲜活人物。
只是多数的他们在平日里如同手中信仰的乐器一样,沉稳的不像话。
但当他们肃穆的从琴盒里拿出琴的那一刻,他们身上立马会浮现出一种暗金色的光芒。
从四年一届的杨尼格洛国际大提琴比赛中涌现出的大提琴家几乎打造了现代大提琴的半壁江山。
他们低调的如同莫扎特卧榻下的一层垫子。
瑟琳如此评价莫扎特对交响作品的创作,“没有大提琴声部,他将无从法下笔。”
这话秦键赞同的点基于他的演奏经历。
在他所演奏过的所有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乐队配器中的大提琴都处站极其重要的位置。
所以他想去仔细的看看这件乐器,
听听亨利.赫尔茨的演奏。
他相信对方一定有着独到之处。
而且从兰顿的角度来说,对方也一定是一个实力超凡的乐手。
这次,他先暂时认可这一说辞。
“我想去听亨利.赫尔茨的大提琴。”
“我就知道~”
“你不想听吗?”
“我不喜欢大提琴!”
“呃,我忘了。”
“哼。”
——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