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这里就不专门提及了。
现在看来,我对“朋友”二字实在是有很大的误解。
我虽然一直把友直、友谅、友多闻作为交友的标准,但是,却并没有好好去思考这三个标准的外延。所谓友直”就是指没有私心、正直、耿直的朋友,“友谅”就是守信用、诚实的朋友,“友多闻”就是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渊博的朋友。我一直在对自己说,对朋友不要要求太多,直、谅、多闻,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以了,因为这是非常高的标准,我自己都不可能全部达到,又怎么能强求别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多闻”,我过去的理解太狭隘了,因为这个“多闻”的范围里,从来不包括管理、交际和理财方面的才能,不知道是从小穷惯了,还是思维被固化了,我总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凡事跟挣钱有关系的,都不是特别高尚的行为,总是充斥着阴谋或者权术,没那么单纯,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形成这种思维的深层次原因,虽然我算是比较了解自己的人,但在这一方面,始终无法说清。
所以我希望我能有所改变,把“友多闻”的外延拓展到我不曾深思过的那些领域,尤其是在经营管理和理财投资方面,一个人如果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难道称不上“多闻”?
所以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和思考的,难怪有作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人,想得多,做得少,而且净想些乱七八糟的,全知全能的上帝能不觉得好笑吗?
但是好笑归好笑,每个人都有局限,但是每个人都有话要说,都有故事要讲,这不是最可贵的吗?
我想我还不够豁达,不够自信,害怕跟成功人士,尤其是有钱人士交朋友,大概是骨子里的自卑感在作祟,希望我能拓宽朋友的边界,并不是真的要向朋友们讨什么,或者期待他们将来能帮我什么,单从拓展人生视野这方面来说,就应该突破个人的界限,忘掉恼人的自卑,去认识更多的人,结交更多的朋友。
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发现对方的行为方式完全没有办法认同,那也不必强求。
比如,有机构人员要来,本来谭总已经跟他们沟通过今天的接待行程,但是,项目负责人又问我一遍,本意是想通过我把一些话传给谭总,例如,他们住不惯公司安排的房子,因为装潢简单,另外,洗漱也没有在酒店方便。如果他能直接跟谭总讲,我倒佩服他是个敞亮人,但是经过我来传,我就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这真的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受。
其实,我已经做得够多,比如,同意从市里帮他拉八十斤的哑铃到村上,去宾馆取他们的洗漱用品,并且送到村里去,自己掏钱买了很贵的灭蚊水,去吃饭还请书阳作陪,我想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些事情了,但是依然换不来真诚对待,只能再观事态发展了。
人生在世,交朋过友的确不是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