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明丽的朝阳就洒落下来,铺在红瓦的房顶和院子里的压水井上, 薄薄的一层,却有些暖意。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
因为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小年这天主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扫尘和祭灶,以往每年这个时候安家就开始了大扫除。
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就是这样。
但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便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其实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
因此,从那之后的北方大部分地区,也随之效仿,提前一天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早饭张桂云蒸的米饭,然后猪肉炖白菜粉条,粉条都是自家地瓜做的红薯粉,那大大的搪瓷碗盛上大半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米饭,而后在其上浇上白菜粉条和汤汁。
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自打安子善记事起,小年早上的早饭都是这样,安子善曾好奇的问过张桂云,据说从她记事起就是如此习俗,至于为什么她也不清楚,只是听老人讲,这样好!
好在哪儿,不知道,老实巴交的农民,有一种单纯的质朴,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只要有个好说头,好兆头的事情,都会去做,就图个好。
吃过早饭之后,安家业兴致高昂的给兄弟俩安排任务了,安子良负责擦东屋和堂屋的窗户,安子善负责擦中屋的窗户。
至于厨房的窗户,因为油烟太重,张桂云不放心交给他们兄弟俩,所以亲自去擦,不但如此,橱柜里那些放置了一年没有用过的碗盘碟子的,她都会烧一大锅的热水,全部烫洗一遍。
安家业的任务那就更细致了,几间屋子的清扫都是他的,屋顶的一些角落会有蜘蛛结网,一年时间蜘蛛网上会挂上很多只剩残尸的苍蝇和蚊蛾。
这些都需要清扫,他会拿着一根头上绑着扫帚的竹竿细心的清扫掉。
还有院子,这也是重点,一直到前世重生为止,在安子善的记忆中父亲都保持着这个好习惯,小年大扫除的时候,家里的院子几乎到了一尘不染的地步。
随便堆放的农具,闲杂的物什都会整理摆放的整整齐齐,甚至院子里都会铺上一层薄薄的沙子。
用张桂云的话说,安家业也就干净这几天,大年一过,出了正月,又会慢慢的乱成一片。
在安子善的记忆中,父母其实是很有仪式感的人,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他的很多优点和习惯,都是继承于父母,做事细心,生活有仪式感,为人谦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打扫了一整天,安子善和安子良擦窗户的时候,不时打闹着,甩的脏水满天飞,俩人的鼻头和脸庞冻的都有些发青了,却毫不在意。
农村孩子耐造的很,大雪之后很多人玩命的打雪仗,手都冻僵了还浑不在意,以致于很多孩子打完雪仗之后,手上就长满了冻疮,大人们就更不在乎了,让他们痒几天慢慢就好了。
小年晚饭还是吃饺子,煮熟的饺子先要祭拜灶王爷,而后才能吃,晚饭后安家业便拿着一摞红色的对联纸笑容满面的出了门。
安氏兄弟照例在张桂云收拾完厨房之后继续教她识字,安子善高兴的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授,对方已经认识绝大部分常用的汉字了。
就算不认识的,也学会自己查字典学习了。
至于写字,自己的名字现在可以很流畅的写出来,虽然字迹不是很美观。
但这对张桂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学到晚上九点多,安家业带着写好的春联高高兴兴的回来了,一摞春联卷成细圆桶状被他握在手中。
安家业一脸兴奋的把春联摊在炕上,安氏兄弟围拢上来,对着上面的字迹指指点点。
“你们俩别乱动啊,别给我搞乱了!”
看到兄弟俩对着自己珍重的对联动手动脚,安家业拧起眉头,板着脸训斥道。
从熊猫牌黑白电视旁拿了一把剪刀,细心的按照大门、屋门的对联、门簪裁剪好,福字、有字一张张裁剪出来,一张张仔细的核对好,没有缺失后,放心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至于贴春联,就要等到腊月二十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