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非常的重用潘濬这个人,就可见一斑了,而且潘濬在年轻的时候,也素有贤名,是一名能臣。
再加上在潘濬担任蜀汉政权的荆州治中从事的时候,也成功的把整个荆州地区,都给治理是的井井有条。
二来就是潘濬这个人,长期担任蜀汉政权在荆州的治中从事,管理整个荆州地区的大小事务。
是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自关羽以下的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二把手,再加上潘濬又是荆州地区本地士族的代表人物。
这样的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又有着当地士族代表人物的特殊背景,就算是东吴大帝孙权。
看出来了潘濬的痛哭流涕、拒不投降,肯定是有不少的表演成分,那又能怎么样呢?东吴大帝孙权还不是得陪着潘濬。
一起开开心心的把这一场君贤臣忠的大戏演完,否则要是得不到荆州地区本地士族们的支持。
那以后荆州地区在东吴政权的治理下,还想不想要长治久安了啊?这都是摆在东吴大帝孙权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不管东吴大帝孙权愿不愿意,为了尽快完成对于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的那些地盘的占领。
那么东吴大帝孙权,就必须要尽快取得潘濬,这个前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二号人物的支持下才行。
而想要取得潘濬这个前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二号人物的支持下,那东吴大帝孙权就必须要陪潘濬演好这场君圣臣贤的大戏。
以东吴大帝孙权的城府,就算是让东吴大帝孙权,礼贤下士的亲自登门去请潘濬,也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甚至如果有必要,让东吴大帝孙权亲自去为潘濬牵马,都不是不行,只要潘濬有这个价值就行。
但是东吴大帝孙权这么干了,不代表潘濬就真的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了,虽然潘濬在投降了东吴大帝孙权之后。
就马上为东吴大帝孙权,送上了一份大礼,把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的军事部署,全部都详细地告诉了东吴大帝孙权。
帮助东吴政权,快速地占领了原本属于蜀汉政权的那些荆州地区的土地,但是这很明显还无法让东吴大帝孙权彻底满意。
因为这些只代表了潘濬原来身份的诚意,对于东吴大帝孙权而言,潘濬这个身份背景特殊的人,同样也很有价值。
所以在蜀汉政权的旧臣,武陵从事樊胄联合五溪蛮夷发动了叛乱之后,东吴大帝孙权也不去问别人。
就专门去问潘濬的意见,其实就是在故意逼迫潘濬表态,而潘濬也果然没有让东吴大帝孙权失望。
十分上道的主动接下了这个看似是名为平叛,但是实则就是充当了东吴大帝孙权的屠刀。
并且去主动的屠戮,潘濬昔日里在蜀汉政权那些同僚们的投名状任务,只有这样潘濬才能够赢得东吴大帝孙权的信任。
成为一个真正的东吴政权臣子,而在潘濬平叛的过程中,大概潘濬也不是没有想过要稍微反抗一下。
劝降那些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同僚们,这样一来至少能让潘濬以后的名声稍微好听一些。
最起码也可以解释说,潘濬主动接下了这个平叛任务,其实是为了要保住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那些同僚们的性命啊。
只可惜潘濬昔日里在蜀汉政权的那些同僚们,对于蜀汉昭烈帝刘备都太忠诚了,宁愿战死也不向东吴大帝孙权投降。
让潘濬的小算计彻底的成了空,给后世之人留下来了一个,前后表现反差的如同天壤之别的光荣历史记录。
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潘濬的虚情假意和两面三刀,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这样一来让潘濬的名声臭掉了。
但是潘濬对于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那些同僚们的无情屠戮,同样也让潘濬赢得了东吴大帝孙权的信任。
再加上潘濬本身就又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自此以后潘濬自然是在东吴政权中混的风生水起、平步青云。
以至于日后在东吴政权中位高权重的潘濬,居然得到了一个为尊者讳的史书春秋笔法优待,居然还真的就让潘濬在后世之中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名声。
但是这样一来,亲手屠戮过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那些同僚们潘濬,回头路也就彻底的没了。
再想要等着蜀汉昭烈帝刘备打回荆州来,再重新投降蜀汉昭烈帝刘备,那也就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了。
毕竟迫于无奈的投降,和投降之后马上就掉转枪口,大肆屠杀那些勇于反抗的旧日同僚,可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潘濬也只能是从此一条道跟着东吴大帝孙权走到黑了,这也正是投名状的厉害之处,可以说就是专门用来断别人后路的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