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并非朔望日,离正旦这样的节日更是远的很,因此像卫辰一样大清早就起床上班的大周官员并不多。
卫辰也是考虑到自己新官上任,才想着早一些到翰林院去。
翰林院是卫辰中进士后待的第一个衙门,他自然是熟门熟路,不一会儿就到了翰林院门前。
看着大门上高挂的“翰林院”三字匾额,卫辰心中感慨万千。
三年前,自己正是从这里开始了为官生涯,而三年后自己重回故地,却已是堂堂侍讲学士了。
卫辰在院门前站了片刻,几名门子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前任翰林修撰、现任侍讲学士,慌忙上前施礼,并主动领着卫辰进门,倒是省了卫辰再拿出官牒公文的麻烦。
翰林院内的布局与三年前卫辰在此时一般无二,进了大门,便可见左右两祠,左侧为圣人祠,右侧为昌黎祠。
昌黎祠里头还有一块状元碑,卫辰的名字就刻在上面呢,三个月前,卫辰下面又刻了一个新科状元陈韶的名字。
过了仪门,便到了一个开阔的庭院,院内古槐森森,接天蔽日,看不到人影,也听不见人声。
这景象对于别的衙门来说很不正常,但出现在翰林院,却是再正常不过了,卫辰甚至还不由地生出一种亲切之感来。
对于翰林们来说,平日里的正事无非就是修史编书,一般都是由主持编撰工作的学士在年初时就分配好任务,然后每月一问进度,每季一次考察。
翰林们只要能按时完成任务就行,没必要非得待在衙门里坐班,迟到早退也基本没有人管。
卫辰当初刚进翰林院的时候,也是不懂里头的这些门道,才傻乎乎地天天早出晚归。
】
当然,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表现得勤奋一些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想必此刻内堂东面的检讨厅中,也有不少年轻人,如同三年前的我一样,为了表现勤奋而早早来上衙吧?”
卫辰一念及此,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但他倒也并没有急着走进检讨厅,找那些昔日的同僚们叙旧,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bD/> 将检讨厅、讲读厅统统甩在身后,卫辰大步跨过登瀛门,径直往内堂深处的学士堂而去。
学士堂内,预先得知卫辰今日到任的几位学士早已在此等候。
卫辰进门后,直接来到一名四十有许,高坐上首的官员面前,行礼参见道:“新任侍讲学士卫辰,见过掌院!”
翰林学士兼詹事府詹事,也就是如今的翰林院掌院刘廷锡当即起身还礼,笑着道:“卫学士无需多礼。”
卫辰又依次见过侍读学士兼兵部侍郎吴应炎、侍读学士兼少詹事陶岳、侍讲学士丁嗣全,四人一一还礼。
然后,刘廷锡请卫辰入座,位次在丁嗣全之后,一并面南而坐。
这时,有官吏敲响云牌,高喊道:“升堂——”
一众官员闻声鱼贯而入,在堂下站定,自侍读、侍讲,到修撰、编修、检讨,再到新入院的庶吉士,官员们按照官位高低,站得井然有序。
卫辰放眼望去,瞧见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只是还来不及让他仔细辨认,众人便齐齐俯身,朝他恭敬地深深一揖。
“下官参见卫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