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缕晨光照耀大地,一串清脆悦耳、穿透力极强的铁牌敲击声回响在积英巷中,伴随着洪亮的宣唱声。
“卯时已至,晨光熹微,白日晴明,河边有霾。早晚天凉,需备夹衣……”
卫辰揉着自己惺忪的睡眼,仔细听了听屋外的宣唱声,不由摇头笑了笑。
“五更不用元戎报,片铁铮铮自过门”。显然是五更天到了,分管这片街区的头陀来开展叫醒服务了。
头陀报晓,这一套本就发源于汴京,之后才传遍大江南北,卫辰在江宁扬州等地也听到过几次,但却都没有在积英巷听到的铿锵嘹亮,想来是因为汴京这里才是正宗吧。
待那报晓的声音渐行渐远,沉寂一夜的汴京城慢慢有了生气。
卫辰收拾好走出屋子时,庄钧已经摆好了桩架子,在院子里吐纳了起来。
见此,卫辰不禁有些汗颜,老师都这么大年纪了,居然比自己这个少年人起得还早,于是赶紧加入其中,开始今日的晨练。
一柱香的站桩练气,再加上一柱香的套路练习,师徒俩收功之时,已经将近辰时。
“咕咕~~”
听到卫辰肚子传来的抗议声,庄钧莞尔一笑,招了招手道:“走吧,为师带你去尝尝这汴京城的早点。”
简单梳洗过后,师徒俩出了门,这时候,汴京城逐渐苏醒,变得喧闹起来,街边油饼店擀面翻拍的声响分外清晰,也让卫辰觉得更饿了。
街面上,推车挑担的行贩伙计穿巷走陌,沿途吆喝,庄钧找了个挑着吃食担子的小二,问明了他家店面的方向,便带着卫辰,找到了那就打着个大大的“食”字幌子的早点铺子。
这家早点铺子开在临大街的阁楼下,铺子店面不大,只有五张桌子,但看这流水一样往外提的食盒,便知这家的早点是何等受汴京人家的欢迎。
庄钧带着卫辰进到店里,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见有客人到,伙计笑容可掬地过来招呼:“客官看着面生,像是头次来啊!”
庄钧笑呵呵道:“我们师徒二人昨日才从江宁搬来。”
“哟,那可要恭贺二位乔迁之喜了。”小二笑着抱拳,指了指柜台后挂着的一排竹牌子:“本店最擅长做饼,还有各色吃食,多样汤水,客官看看要用些什么?”
卫辰师徒俩顺着小二所指,便见每个牌子下都写着不同的吃食,每样的明码标价。
烧饼、汤饼、炊饼、环饼、糖饼、酥饼……,光是饼就有七八样,还有馒头、扁食、云吞等等等等。
卫辰在大周生活了两年,自然知道大周所谓的饼,其实是面食的统称,比如汤饼就是面片汤,炊饼原名蒸饼,也就是蒸馒头,为了避当今天子的讳,才改称炊饼,而大周所说的馒头,其实是带馅儿的包子……
庄钧点了两碗汤饼,一笼馒头,考虑到卫辰的食量,又叫上了五个炊饼。
卫辰每次收功后都跟饿死鬼投胎似的,眨眼间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将桌上的吃食扫了个片甲不留。
“慢点吃,别噎着。”
庄钧笑得开怀,赶紧又叫上了一笼馒头,这才将将填饱卫辰的肚子。
“承蒙关照,二十二文,客官头一次来,掌柜的说了,给算二十文。”伙计摊开一只手掌,依旧笑容可掬。
正剔着牙的庄钧摆摆手,示意自己没钱,让小二找卫辰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