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先生,票还有吗?给我一张。”
“乔治,你们搞个内部放映会,怎么样?”
来自各色人等的电话让《坏家伙》的公关组忙的不亦乐乎,也充分的说明了电影本身口碑的展开,所引起的受关注程度也在直线般的升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5月21号,也就是《坏家伙》在戛纳热映的第三天,组委会就公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所有电影最后获得的奖项提名。
《坏家伙》因为地利人和的关系,成为了头号种子选手——一共提名五项戛纳影展。
分别是:金棕榈、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以及最佳剧本奖。
一时之间,风头无量。
......
“刚刚收到消息。”电话里,乔治的声音有些高兴,“下午放映的一场《坏家伙》直接有超过4千名观众排队,最后两个影厅一起展映,也还剩下几百名观众没有入场,组委会建议我们继续增加放映。还有,评审团那边,有几个的选票我们经过初步沟通后,已经大概率拿到手,至少评委会大奖我们应该能抓住。”
“还有这么多人吗?”莱曼有些诧异。
“嗯,有很多是从美国、英国、德国赶来的影迷,口碑已经放出去了,有很多人想要一睹为快。”
有钱人呐,做航班来看电影也没谁了。
“你的意思呢?”莱曼接着问道。
“我的想法是继续增加放映规模,这方面我们不吃亏,也不用担心影片的宣发潜力被过多的释放,相比较起那些,展映声势越好,我们的宣发也只会更好。”
莱曼也明白这些,估计再增加放映场次的话,又会是一堆的软文出现在两地报纸上。
为了《坏家伙》的公映热场吗,常规手段罢了。
毕竟再过几天,等戛纳电影节一结束,到时候就会立马同步两地进行上映,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功夫在深挖宣发了,前期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你看着办吧。”莱曼回应道。
“那今晚还有一个酒会,你要参加吗?”
“不了,我要休息。”
挂掉电话,莱曼颇为闲适的伸了个懒腰。
待在戛纳让他有种龙归大海的放纵感。
仅仅只是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点喜欢上了这座小镇。
这大约就是所谓的乡土情吧。
人或物能让人从精神到**都觉得舒适。
房屋不高,两三层为主,糕点屋与咖啡馆才是这里的主流,街道两旁的大树高高的延伸,洒下一片绿荫,也就没有了一般大城市的那种高楼大厦密布的支棱感和压迫力。
而且凭借着《坏家伙》在影展上的大热势头,莱曼在戛纳这片地域内,越加的被人熟知。
尤其是本地人,就算他不经常露面,大家也对他的模样有了了解。
有时候走在街头,还能遇见法国妹子找他签名什么的,出去吃个饭,不时也会有人跟他打招呼,老板也愿意给他一些优惠。
这些都让他十分的自在,有种虚荣心被小小满足的畅快感。
人都是群体性动物,此话诚不欺我。
所以群体中的认同感,也是人们喜欢追求的。
而电影上映,莱曼也轻松了许多。只要推脱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每日除了写写新剧本的大纲,就是与伊娃-格林待在一起,日子倒也颇为清闲。
所谓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