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灭人欲,口号喊了千年没屁用,想达成还得靠政策!</p>
鹿公公将收来的人头税,与天顺帝三七分成,自己七陛下三,与新研制的强效培元羹一并献上。</p>
天顺帝对鹿公公所作所为心知肚明,非但没有苛责,反而下旨封了爵位。</p>
安功伯!</p>
同时,天顺帝对唐明远的退让很满意,连下了几道旨意,奖励各种金银珠宝,又册封苏芸儿为一品诰命夫人。</p>
恩宠日隆,可见一斑。</p>
唐明远接到圣旨时,正在看东厂送来的秘册,上面记载了各州府多少百姓亲手杀死儿女。</p>
“谢主隆恩,臣当鞠躬尽瘁!”</p>
说完就做了两件事,首先将刑部曾尚书推为次辅。</p>
年龄、功勋都符合律法,所以过程很顺利,当然符合标准的有十余人,大多数熬到死都没入阁。</p>
其次写了封信送去南疆,交给与蛮族作战的谢将军。</p>
天顺四年。</p>
冬。</p>
谢将军发明新式火炮,大破蛮王寨,活捉蛮王等数百人,立下开疆灭国之功。</p>
天顺帝大喜。</p>
下旨押送蛮王回京,献俘太庙!</p>
次年春。</p>
谢将军率部回京,获封镇南大元帅。</p>
天顺帝亲手在太庙斩了蛮王头颅,放在香案上与三牲祭品同列,告祭赵氏列祖列宗。</p>
新任礼部许尚书,洋洋洒洒三万言祝文,将天顺帝吹捧成了超先皇、迈太祖。</p>
天顺帝由两个干儿子太监搀扶,青灰色脸庞呈现病态的亢奋殷红。</p>
“朕,乃天命!”</p>
……</p>
天顺五年。</p>
本该阳春三月时节,竟然连下了几日夜的雪。</p>
一场春雪一场灾。</p>
靠天吃饭的百姓,眼见着田里的麦苗大片大片冻死,想哭又不敢哭出来,免得让差役抓走。</p>
国朝大喜的日子,你哭什么,是不是对陛下有意见?</p>
喜事源自宫中,怀胎十月的淑贵妃要生了,据太医院院判、江湖医仙刘御医把脉,十之八九是个皇子!</p>
国本将固,江山万年。</p>
天顺帝下旨,封淑贵妃为皇后,入主坤宁宫。</p>
责令刘御医每日把脉问诊,切不可有丝毫纰漏,否则诛九族。自淑贵妃之后,无论采买多少宫女,再无任何女子有孕。</p>
这日。</p>
刘御医从皇宫角门出来,坐上回太医院的轿子。</p>
一道苍老声音忽然传入耳中:“还有几日生产?”</p>
刘御医低声说道:“我以秘药稳住胎儿,会在十日后的子时左右生产,左右不会差一个时辰。”</p>
等候片刻,再无任何声音传来。</p>
刘御医稍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冷汗,慑于督公凶名,每每与之说话都万分紧张。</p>
回到太医院。</p>
一路遇到的同僚,无不躬身施礼,用各种明的暗的吉祥话拍马屁。</p>
刘御医心情顿时爽利,权力的滋味儿比美人、金银,更令人着迷。仔细琢磨如何精准控制胎儿,与督公汇报误差一个时辰,实际只能误差一刻钟。</p>
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劳,日后必有回报。</p>
自正统四年投入督公麾下,刘御医一路高升至院判,帮着东厂做了许多对的错的、好的坏的事,早已是密不可分的关系。</p>
督公历经三朝,提拔过的小人物不知凡几,刘御医只是其中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