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第七农社和苏小敬,杨承应来到了昌图府。
昌图府原本是青阳堡,因人口暴增、治理区域扩大,范文程在奏明杨承应以后,将青阳堡升格成府。
杨承应将新府取名「昌图」,意为宏图。
昌图府知府衙门。
衙门东侧的审计司,马光辉一手翻动账本,一手拨弄算盘珠,片刻之后紧皱眉头舒展,提笔在账本写下一行数据。
崇祯十一年昌图,全府百姓收获主粮七十九万四千三百石,除掉一年开支的四万五千石,共得到七十四万九千三百石。
每一石去掉糠麸皮和杂质,损失四分之一,得成粮一百二十斤。.
另有出栏猪三万两千头,羊一万只,牛三千头。
这个数字在这片土地上意味着,知府马光辉向吏部述职,可以在自评中骄傲地写上一句,崇祯十一年,治理有方,地方大丰收。
丰收,这个词在当前这个世道不容易。
他收住内心的激动,催促府同知送到审计司核查。
只有过了审计司这关,才算成功了三分之一。
因为数据上报后,还会有都察院派员核查,和「四院」抽查。
当这个官可真不容易啊,提心吊胆。
不过,回报也是丰厚。
马光辉从前所镇知镇连升两级,做到知府。
知府任上,除了本来的俸禄,还有职级俸禄,爵位俸禄,考评获优的奖励,以及其他奖励。
最重要的,还是官职的升迁。
连他这样一个知府都知道,将来问鼎天下的必然是殿下。
到时候,巡抚什么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马光辉正沉浸在憧憬中,忽然看到同知急匆匆跑进来。
「什么事,这么慌张!」马光辉皱眉。
「殿下……咳咳……殿下到访,人已经在城外。」
同知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
「啊!」马光辉一下站起身,匆忙的绕过桌案,正要出去。
就见一个身着棉袄,头戴貂皮帽的青年,从外面走了进来。
守在门口的衙役都不敢阻拦,并且抱拳施礼。
马光辉上前:「微臣昌图府知府马光辉,拜见殿下。不知殿下大驾莅临,未曾出城迎接,请殿下治罪。」
杨承应笑着摆了摆手:「仓促而来,打扰到你。你不见怪就好,何罪之有。」
说罢,他打量起了知府衙门。
设计的中规中矩,从细节上看出马光辉很称职。
「今年收成如何?」杨承应随口问道。
口气和问小孩学习成绩一样随意。
「托殿下鸿福,今年昌图府第二年大丰收。」马光辉怕把话说太满不合适,又往回捎了捎,「账本等物都送往审计司,进行账目进一步核对。」
「丰收好啊。」杨承应对马光辉的报告在预料中。
他在来的路上,就看到沿途村庄的百姓家中,门口挂着红椒。
只有粮食不愁吃的情况下,才有心思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