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大唐氏族门阀根深蒂固,自己真想要采取强硬的手段,全部连根拔起,也不至于让自己处理很多事情会如此的麻烦!
而他们一众氏族子弟也知道,此次让步是双方共同商讨的结果。
只是到了最后,会留哪种制度便不得而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大唐又开始进入了平静阶段。
反倒是关于今年夏季的科举制一事,民间的百姓议论纷纷。
各州府县,凡是得到消息的人员纷纷前去官府报名。
报名不收费,为了表决出自己征召整个天下才子的决心。
李二更是要求各州府县,对待那些家境贫困的学子,官府予以钱财的支持。
消费的钱财将由国库报销,凡是在他们各个州府县,若是今年参加科举的学子高中,他们所在的各个州府县的官员都会得到重赏。
李二的这一则命令,让各个州府县的官员纷纷开动,开始在整个管辖的地方,寻找此次参加科举的学子。
这可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若是整个县城里出了几个高中才子,他们也自然而然水涨船高。
“于大嫂,在家呢?”
站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的一个老妇人,听到外面传来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说话的声音。
抬头望去,这不是村长吗?
心里疑惑,这村长怎么来到自己家中吗?
难道有什么事。
“不知村长今日前来有为何事,我丈夫没有在家。”
“于大嫂,今日不是来找你丈夫的,我跟你说一下情况。
今日县太爷的命令传来,要在各个村子询问识字之人。
我记得你的丈夫曾经救过一个教书的先生。
那个教书的先生报恩,教了你家儿子五年的私塾,不知可有此事?”
“村长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原本他们看到儿子读书识字,能够将来一飞冲天当个官儿。
可是这官府的水太深,像他们这种没权没势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在到后来儿子在县城回来,一直跟着他们干活。
“于大嫂,今日我过来,就是要告诉你们好消息的。
当今圣上仁义之心,要召开科举制,招募天下有才之人。
今年夏季前去长安城参加科考,若是科举成功,就能够留在长安侍奉圣上。
你家大郎读了几年私塾,我就自作主张举荐上去了。”
听到他说的这番话,于大嫂脸色变得难看。
这当官肯定会花钱吧,可是他们家中身无一物。
“放心好了于大嫂,此次前去长安,将会由官府出资,你等今晚他们回来,明日记得去县城报道,陛下的旨意,不花钱,还有谁读过书来着,我先走了,记得明天去官府。”
看到村长的背影,于大嫂一脸懵逼,心里想着难道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