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熙十一年,英宗驾崩,享年五十八岁,同年桓王登基,改元永安,第二年为永安元年。
永安三年,永安帝以西夏不恭敬为由,不顾众位大臣的反对,发动西北大战,派遣顾廷烨和沈从兴为首的禹州集团势力,率领四十五万大军直扑西夏,起初是连战连捷,一直打到西夏首都兴庆府,西夏面对灭国的危险,举全国之力誓死抵抗,坚守国都三个月,随后趁着大周兵困马乏之际发动夜袭,大败周军,四十多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逃回大周境内的士兵不足五万,余着全部葬送在了西夏。
永安帝得闻噩耗当即吐血,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
崇宁郡王袁文韶临危受命,前往西北抵御西夏的反扑,好在西夏也是底蕴耗尽,接连大战,无力多做攻伐,被袁文韶刷领边军击退几次之后,暂时退兵,为了稳固边疆,袁文韶就在边疆驻扎了起来,屯田练兵,第二年,局势平稳才回到京城。
同年年仅十二岁的元光帝继位,好在这个时候的王大相公,是个实干人才,这个时候大周土地兼并剧烈,国家财政不足,如今又突然大败,国家动荡,少主继位,这个时候国家的权利其实就集中在王大相公和袁文韶的身上,好在两个人都不是什么野心勃勃之辈,都是为了国家,将相颇为和睦。
在袁文韶的支持之下,王大相公决定改革变法,实施了一些有利国家的改革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等等。
变法初期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极大反对,都被两人镇压下去。
元光三年,变法初见成效,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元光帝这个时候十五岁正是青春击昂,好大喜公的年纪,受到死灰复燃的禹州势力挑唆要求再次发动西北大战,被王大相公和袁文韶拒绝。
元光四年,元光帝在禹州势力(没有顾廷烨,他选择两不相帮)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企图一举打垮王大相公和袁文韶的势力,被袁文韶带兵扑灭,元光帝在乱军之中被射杀。
次年,王大相公和袁文韶经过商议,选拔了宗室之中性格温和的赵允为帝,改元建康。
建康帝颇为仁善,有仁宗之风,君臣齐心协力,大周日渐富强。
建康三年,袁文韶领兵出征覆灭西夏,西域版图纳入大周。
建康六年,大败辽国和女真,草原称臣,同年建康帝加封袁文韶为燕王,袁文韶推辞。
建康七年,袁文韶解甲归田,把爵位传于嫡长子袁继勋,带领华兰开始游历山河,不在过问朝廷之事。
建康三十六年,华兰在袁文韶怀里含笑去世。
袁文韶在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示意系统可以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