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选择,秦桧毫不犹豫,他当然选择了对于自己最为有利的那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大朝会上讨论冯时行的提议。
当然他没有傻到自己提出这个提议,因为他知道,提出这个提议的人最后肯定会受到清算,他替自己找了一个替罪羊。
秦桧擢升中书舍人勾龙如渊为御史中丞,勾龙如渊随即在大朝议上弹劾冯时行,当然他不能弹劾冯时行妄议朝政,而是弹劾冯时行行为不端。
这是秦桧的策略。既然有人将宋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和钦宗复辟这件事情搅合在一起,让他秦桧左右为难,那么他秦桧自然也可以将罢黜冯时行和钦宗复辟这两件事情搅合到一起去。
秦桧的想法是,如果没有人敢为冯时行出头,那么冯时行就直接被罢黜,自然他的提议就没有人讨论了,这也不算是违反大宋的一贯传统。
如果有人替冯时行出头,那么就将那个人和钦宗复辟搅合在一起,这样钦宗复辟这件事情也不是他秦桧提出来的,他的“罪”就没有。
当然勾龙如渊的问题还是有的,他的御史中丞恐怕当的时间就不是很长,说不定会被罢黜,这就是他要付出的代价。
在这件事情之中,秦桧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如同一个不粘锅那样,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他似乎都没有怎么参与进去。
当勾龙如渊弹劾冯时行的时候,有一个人为冯时行出头了,这个人并不是秦桧预计的万俟卨,秦桧本来预计,也只有万俟卨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搅乱朝政,但是似乎万俟卨还没有到最后图穷匕见的时候,他并没有出头。
出头的人竟然是张浚。在秦桧眼中那个志大才疏,权力欲极大之人。
对于张浚的出头,秦桧想了很久,都没有明白张浚图什么。
在张浚倒霉之后,秦桧依然还是派人监视着他,秦桧知道赵桓根本不重视这个人,给他的只是普通的“圣旨”,连亲笔信都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在赵桓的眼中,他甚至认为张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张浚在陛下时期坐过高位,这就意味着钦宗无法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即使他这一次立下大功,他也没有办法恢复到过去的权力。
再加上张浚的能力虽然差,但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他在金人那一边也不讨好,金人也不会替他美言。
所以张浚不可能为权出头。至于为名出头,张浚更不可能,因为一旦牵扯到复辟这样的大事情之中,成了还好,失败了可能在史书中留下一个非常糟糕的名声。
张浚的行动开始于他的上书:“凡事必有初,及其初而为之则易,无其端而发之则难。陛下即位,一初也;渡江,二初也;移跸建康,三初也;自建康复还临安,四初也。自赵鼎相,刘大中、王庶相继去,今复独任一相,召一二名士,凡事有当行而弊有当去者,又一初也。现先帝回归,是否归位又一初也。”
张浚的上书可谓是没有讲任何的道理,他直接了当的将复辟这一件事情提了出来,丝毫没有任何的避讳,甚至连冯时行都没有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