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进入的只是最终试炼,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够冲破试炼, 获得秘境的奖励。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是触摸到了石碑,进入试炼。
山顶之上的人已然不多。
这时苏明和秦清雪两人一前一后的分别触碰到了石碑。
“零九八号候选人已经进入试炼最终考验。”
“零九九号候选人已经进入试炼最终考验。”
......
两人的身影俱是消失不见了踪影。
一道白光闪过,苏明睁开眼睛,开始打量起眼前的陌生环境。
不是熟悉的山顶自然风光。
而是充满机械科技之感的钢铁城市。
大楼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还有飞机不时的从天上轰鸣而过。
看到这幅场景。
苏明没有得感到十分的恐惧。
深深的寒意突然涌上心头,他的手臂和大腿的汗毛根根竖起,脸颊两侧的腮帮子只觉得不停在分泌口水。
因为眼前的环境对于他来说太过熟悉了!
这是他记忆中的地星!
为什么在这里能够看到这些?
无尽的恐惧之感笼罩在了他的心头。
此刻的他正站在城市的最高楼的顶层,脚下的来来往往的人像一只只小蚂蚁,来回不停地走动。
苏明此刻心乱如麻,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感受到了莫名的寒意。
难道我被发现了吗?
那之后会有什么恐怖的事情发生??
......
站在最高处的苏明,心中泛起无边的惊惧之意。
山顶.....
试炼。
书名努力的调整心态,让自己不至于因为太过恐惧而失去了理智。
现在自己刚刚进入了山顶的秘境试炼,自己正在参加最终试炼。
这里不是现实。
自己也应该暂时没有被发现。
自我安慰和调整了一会,苏明开始审视眼前的环境。
试图寻找到突破试炼的方法。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丝异样,这里的环境太过安静了。
无论是汽车,人群,还是飞机,都如同被噤声。
没有任何的声音传出。
......
就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张巨大的人脸。
脸颊苍老,耷拉着嘴角,眼睛似乎有些睁不开。
“闯入者,回答我三个问题,你就能通过试炼!”
震耳欲聋的声音出现在苏明耳边。
不待苏明同意,那张苍老的脸庞就开始了发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解?”
???
苏明突然被问的一脸懵逼。
道德经?
怎么试炼秘境会出现在地星上的经书,还是传奇且充满大智慧的老子所著作的书?
不过他很快就搜寻了记忆做出了解释: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半晌过后,苏明回答完。
天空中的巨大人脸似乎被苏明的回答给震惊到了,眼睑微微张开了一丝。
“善!”
苏明长舒一口气。
这算是通过了第一个问题。
不过接下来的地问个问题,让苏明更加的头痛欲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人脸一口气说了半晌,而后问道:
“此又何解?”
怎么又是道德经??
难道这人竟然和道德经杠上了?
苏明虽然暗自吐槽,但是要想通过试炼,却是必须要回答问题。
于是他只好解释道: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则是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似乎是怕人脸又不懂,苏明找到了另外的一番解释。
“天下以形名言美惡,其所謂美且善者,豈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後之相生相奪,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為長,而有長於我者臨之,斯則短矣。方且自以為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則後矣。苟從其所美而信之,則失之遠矣。”
这是之前的苏东坡老前辈的注解。
在听到这两种解释之后,老者的人脸满意的点了点头。
最后问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2?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和解?”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於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天地無私,而聽萬物之自然,故萬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踐之,夫豈惡之,亦適然也。聖人之於民亦然,特無以害之,則民全其性,死生得喪,吾無與焉。雖未嘗仁之,而仁亦大矣。”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最出名的一章。
也是被后世最为推崇的部分。
苏明讲出了其中的精华所在。
在听到苏明的解释之后,老者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道:
“没想到,三千年了,竟然这个问题还有人知道,并且比当初师尊的讲道更全面也更透彻.....”
“这方偏远之地也算是有救了吧.....”
欣慰的笑容出现在了老者的脸上。
随后没过多久,老者的面庞就是慢慢消失不见。
苏明眼前的画面也是破碎裂开。
出现在了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