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正文卷第194章: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圣出世……“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西逃,七月,太子即位于灵武,也就是唐肃宗。杜甫听说太子即位,然后就准备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可在半路当中,他就被抓了。此时安史叛军已经攻进了长安,并一路烧杀抢掠,纵火焚城。原本繁华的京都,一下子变成了废墟。触景生情,杜甫写下了一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陈凡一边念。
此时,镜头里面却是浮现大唐京都长安落没的模样。
繁华的京都,这会儿竟然长起了许多野草。
这会儿的杜甫已经不再年轻,他已经有50多岁了。
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然。
这对于杜甫来说不算什么。
这首诗一出,一众网友就已被这一首诗给带入到了那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华民族不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年代。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只是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证,自己家人的生命也得不到保证。
所以在这个时候,多么想收到一封家书,书上说,家人没事,我们平安。
“我想起陆游了。”
“我也是。”
“当年的宋朝也是战火不断,没想到繁华的大唐也是如此。”
“感觉这首诗比陆游那首还更为深刻。”
不少人一下子回忆起了陆游。
他们擦了擦眼角。
不自觉中,眼角又是无比的湿润。
陈凡则继续说道:“当时与杜甫一起被抓的还有诗人王维,不过王维那个时候名满天下,当的官也大。而杜甫只是小芝麻官,没有太多人看管。杜甫于是冒险逃了出来,并继续准备投奔唐肃宗。”
不得不说,杜甫虽然当官当得不大,可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他知道唐玄宗退位了,那么他立即就跑去抱紧唐肃宗的大腿。
虽然杜甫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官,唐肃宗并不重视。
但在皇位交接之即,如果杜甫投奔唐肃宗,唐肃宗就是不会给他高官,心里也会很高兴。
事实上,正是如此。
“而当杜甫从千里之外一路投奔唐肃宗时,唐肃宗有些感动,于是就任命他为左拾遗。这个工作主要是提醒皇帝有哪些遗漏的事情。这个职位比之前的高一些,是从八品。但可惜,杜甫在这个职位上没干几个月,就出事了。
“当时宰相房琯府里琴师犯事,唐肃宗就想罢免房琯的相位。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以房琯为代表的朝中旧臣,多次有想法说是迎回唐玄宗。这让唐肃宗如何不恼怒。虽然唐玄宗是自己老爸,但你将唐玄宗迎回来了,做为儿子的唐肃宗怎么办?所以这次罢免房琯只是一个借口。”
“可是杜甫却没领会到这层意思,直接上书对皇帝说。如果是房琯府中的琴师犯事,那应该是处罚房琯府中的琴师,与房琯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上书直接惹怒了唐肃宗,就要杀了杜甫。还好另一位宰相出来帮杜甫说情,说是你杀了杜甫的话,那就没有人敢再给你提意见了。最终,唐肃宗也就饶了杜甫。原本相安无事,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大家应该知道该闭嘴的闭嘴,该不说的不说。可杜甫就是一根筋,还说自己做的没错。甚至还说皇上您不杀我,不光是我的荣幸,也是您的荣幸。再也忍受不了杜甫的唐肃宗就将杜甫贬到了地方华州,当一个基层管理去了。”
不得不说。
杜甫的一生真混得不怎么样。
好歹有一个机会靠近皇帝时,你只要迎合皇帝的意。
哪怕当时的官位品阶比较低,但因为就在皇上身边,未来升官的机会也非常大。
可这次一下子被贬,杜甫也就远离了朝堂。
“这个杜甫,有些拧了。”
“说他智商有问题,他好像也没问题,千里投奔唐肃宗都想得出来。可说他智商没问题,那又怎么这么2呢?”
不少人不时吐槽着杜甫。
陈凡对此没什么表示。
如果杜甫一直跟着皇帝,可能未来会升官,还可能会做大官。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说到现实主人诗人,那还真只有称白居易为最为巅峰。
“当然,离开朝堂其实也好。毕竟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被贬到华州的杜甫原本干的还不错,可是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华州连税都收不上,杜甫工资也发不出来。最终没办法,于是杜甫就辞官准备去探亲。在探亲的路上,唐军与叛军再一次进行了大战。”
“这一次唐军大败,大败后的大唐再一次陷入到了无比的衰败。沿路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每一刻都深深的刺激着杜甫。杜甫一时感慨万千,他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愤笔写下了《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吏》《三别》可以说是杜甫最为代表的作品。
也是唐朝不朽的史诗。
在这里面,陈凡最为喜欢,也是知名度最广的,那就是《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陈凡一边念。
舞台上面,已经将诗中的情形完美的演译了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如果说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如果说卖炭翁里面的那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点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那么。
杜甫这一首《石壕吏》,可以说是每一句都能摧发出你的泪点。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陈凡的声音最后变得低沉。
读这一首诗,陈凡仿佛已经来到了那个年月。
你能想象。
当时的战争带给百姓是多大的痛苦?
这位老妇人自己几个儿子被征去打仗死了两个还罢了,竟然连老头都要抓去。
再看看这位老妇人的家庭,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更为让人掉泪的的还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