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敡
“既然民多愚昧,那就开启民智,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老百姓能够看懂国家的大政,不至于被底下的小吏愚弄。
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只要当政者多站在百姓的角度想一想问题,让老百姓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老百姓疯了才会造反。
放到工匠这里也是一样,如今的一些年轻工匠基本上都是夫妻一起在工厂做工,两个人一天的吃喝全部在工厂,所得的收入除了为孩子缴纳的托儿所费用,其他几乎没有花费。
用不了几年,工人的手里就会存下不少的积蓄,这些积蓄就能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他们过上好日子,最该感谢的就是我们这些当政者,怎么会起来造我们的反,砸自己的饭碗。”
洪旭见郑经固执己见,知道自己的劝说根本就没有起到效果,以为郑经不知道这里面的严重性,其实郑经恰恰知道工人的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到底有多可怕。
若是郑经是个单纯的土著,他会毫不犹豫地相信洪旭的话,将四大厂进行拆分,尽量将这些力量分散开,哪怕效率再底下,也比随时坐在一座火山上强得多。
正因为郑经是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进程,他不能浪费一点儿时间,在整个体系都开始落后西方的情况下,若是再进行保守的执政方法,很可能这辈子都在追赶西方的路上。
大航海已经接近尾声,世界上没有被瓜分的土地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奋起直追,华夏民族只能被永远地锁死在东亚的这片土地上。
这是一个穿越者绝对不能容忍的,宁愿工人的力量强大到掀翻郑氏的统治,也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洪旭是郑氏老臣,忠心耿耿,他考虑的问题是郑氏的千秋万代,而不是华夏民族的未来,站在帝王的视角上洪旭是绝对的忠臣。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洪旭却是不合格的,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上,他看不到历史的轨迹,对于技术的重要性,也非常的轻视。
郑经当然不会去怪罪洪旭,相反还要给他赋予更大的监督权力,所有军队的监督,兵官衙门都有权过问。
望着洪旭已经垂老的身姿,想着已经故去的老将马信,郑经忽然有些伤感,这些老人都老了,郑氏在承天府人才匮乏,每一个老人都是弥足珍贵。
“念荩!令郎如今在哪个衙门办差呢?”
“犬子如今在户官衙门协助郑大人管理户官衙门!”
“念荩回去之后,告诉令郎寡人想见见他!”
洪旭心神一震,明白了郑经的用意,连忙躬身行礼道:“犬子还需历练,王上不可骤然将其拔上高位。”
“无妨!寡人想着将他留在身边,正好瑞图现在不在身边,寡人身边也缺个参谋赞画之人。”
听郑经这样一说,洪旭一颗心放了下来,他真怕延平王一下子将儿子洪磊提升到高位上,这样恩荫子弟官途不会太长。
洪旭更希望儿子能够一步步从下层升上来,这样的官途才更加的稳固,延平王既然只是让他跟在身边历练,那就是在着重培养。
若是在延平王身边都历练不出来,那就活该洪家没落了,延平王能够这样提携洪家子弟,就说明王上是明白老臣的一片忠心。
洪旭回到府中等到儿子下值,立刻让他准备明天去王宫觐见延平王,洪磊是个三十多岁少言寡语的中年人,做事很稳重,却缺少年轻人的冲劲儿。
可能是洪旭常年在外征战,儿子由夫人一手拉扯大,这个儿子跟他这个父亲并不亲近,只是低声应了一声,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洪磊一回到自己的院子,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刚才父亲给他说的话,他需要仔细地想一想,王上召见自己做什么,自己现在的地位还没有资格要王上单独召见。
别看洪磊平时少言寡语,不过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与其他人对郑氏一片欣欣向荣欢欣鼓舞不同,他却看到郑氏潜在的危机。
那就是郑氏现在的红火并不能长久,老一代的人才凋零之后,郑氏要从何地吸纳人才。没有人才眼下的兴盛,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旦人才断代,会以肉眼所见的速度垮塌。
洪磊其实很好奇,这位被郑氏上下奉为英主的延平王是否看到了郑氏隐藏的危机,如果看到了隐藏的危机,又要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
洪磊对郑氏的未来是持悲观态度的,在洪磊看来,郑氏的权贵圈子就这么大,不管二代是好是坏都得用,不然更加无人可用,这让洪磊对明日的问对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