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苏希锦依旧记得那个炎热的夏天,她从平凡村女到一朝文相的转折点。
烈日当空,黄土绵延,金色的光线刺得人心浮躁。
一系蓝色头巾,背着背篓的布袍妇女,顶着焦阳,推开沉重的木门,“丫丫?”
“娘!”一位八九岁的女孩从门口出来,头梳一双丫平髻,身穿葱白色襦裙,鹅蛋脸,小脸白嫩,眼睛乌黑沉静,嘴唇小巧可人,手里拿着一本半新的书。
“又在看书,仔细伤了眼睛。”妇人无奈,苏家三代为农,不知为何生出个爱看书的女孩。
偏他们夫妻结婚十来年只得了这一个女儿,自然是娇养着长大。
“这本书过两天就要还了,”女童往她身后瞧了瞧,“爹没跟您一起回来?”
“还有一亩田没引水,今年天热,你爹担心庄稼旱到。”
“那您歇会儿,我出去放鸭。”
“早点回来,别一天天往外跑,仔细晒黑了皮。”妇人交代。
女童道了声好,便拿着书离开了。
这女童名叫苏希锦,小名丫丫,家住向阳村,是三年前穿越而来的。
穿越前她也叫这名,是一名四线城市的常务县长。为助力脱贫攻坚,在一次下乡考察时,遇到了泥石流,醒来后,她就到了这里。
苏希锦如今所处陈朝,历史上没有记载,但经她分析,国情应当与宋初差不多。陈建朝两代,三年前新皇继位,改年号为庆丰。
如今正值庆丰三年。
向阳村地处陈国西南面,属夔州,村里人都靠种地为生。苏家是向阳村相对富有的人家,苏希锦的三叔是村里唯一的秀才。
苏希锦的书,一半都是从苏义仁那里换来的。
向阳村北方有条小溪,环绕着半个村子,村里人一般都会在溪里玩耍、摸鱼、洗衣服。
苏希锦到的时候,见到两个女孩正在溪边玩耍。
“哎,苏希裳,那不是你姐姐吗?”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孩有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玩伴。
正是村长的孙女李小花。
“她才不是我姐姐,”大伯家的苏希裳抬起头冷哼,“我们早就分家了。”
她长得十分好看,苏家的人穷是穷,相貌一点不含糊。
李小花捂嘴偷笑,“你看她手里还拿了本书。”
“不用理她,她就爱装相。”
自以为长得好看,家里有钱,就摆起阔错,膈应谁呢。
两人语中带刺,苏希锦也不停留,低头将鸭子赶到小溪上游。
为官多年的她,还不至于为了两个小女孩生气。
小溪上游是处好地方,山明水秀,绕过灌木丛,就看见一座红木碧瓦的宅子,青砖铺路,门口一对儿石狮子,威武霸气,据说是京里一当官的祖宅。
村里人都管它叫红宅,平时都不许孩子往这来。
苏希锦不忌讳这些,下游有人时,她就来这边的葡萄棚看书。
今天的宅子有点不一样,隐隐约约有人吵闹。苏希锦刚进入状态,就听见“咚”的一声,一大片水兜头淋了过来。
“嘿,你这小鬼,倒是会挑地方!”
这声音极其嚣张,听着年龄不大,十几岁的样子。
“韫玉,你不是说这里没人吗?那这是谁?”
少年的声音再次传来。
苏希锦回头就见身后站了位十三四岁的少年,浓眉大眼,周正刚毅,身着紫色锦衣,上绣群山云雾纹,腰上束着一把短剑,剑鞘上镶嵌着一颗拇指大小的翡翠,碧绿通透,是她两辈子都不曾见过的。
“应当是村里的孩童,你别吓坏了人家。”
正待询问,又见葡萄棚外走进一十二三岁的少年。
白衣披肩,眉眼如画,温和谦卑,宛如画里走出来的贵公子,不染尘埃。只是他身子过分纤细,脸色苍白,明明炎热的夏天,却穿了好几层衣服,很显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