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城地处东南沿海,在吴城东南三百余里处,以金羽铁骑的脚程,疾行一日便可到达,但无甚要紧的事,一路上走走看看,用了两日方至。
太守陆川早已在城门等候,吴皇的诏书两日前便到了,对吴过到来的目的与做法,陆川已做好了配合的准备。
温岭西南方向被雁荡山阻隔,吴国于雁荡山脚下设立关卡,与南越隔绝。虽名为隔绝,但雁荡关下就是一个与南越互市的市场,南越人大多居于山林之中,有很多猎户或农户拿一些野兽水果到关下换取粮食,吴人也乐于互市,甚至偶尔还能从南越换到一些奇珍。吴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的种植,要说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而南越多是山地丘陵,少有能供耕作的土地条件,且南越较于中原,生产力与农耕技术要远远落后,是故吴国的粮食在关下的市场一直都是紧俏的商品。
吴过初到温岭城,并未急于开关,他将随行的金羽铁骑分批派出去,在温岭四处查看地形,又向陆川要了城防布局图,亲自到各个哨塔查看标注,走访民情,直到半个月后,吴过才通知陆川,召集城中官员议事。
根据吴过这半个月的了解,温岭城辖内三万两千户,约一十四万人口,青壮不足三成,东南临海,农业与渔业都发展良好,城中有二十四外哨塔,不过许是兵力不足,在用的仅有半数。
各司落座,议事厅内也挤了二十余人,免了诸般礼节,吴过直奔主题,对众人道:“诸位都是我吴国栋梁之材,现北海战场正大量消耗国力,我们这些没能上得战场的,应尽己所能恢复国力。现我欲开雁荡关,允许南越人入境,并且对于愿意留在温岭城的,可以为其分配耕地,建造房屋,有子女者,可入城中学堂读书。”
众人听吴过言毕,各有神色,一齐望向太守,太守陆川沉思片刻,开口道:“殿下此举,是欲以优待之策吸引南越,再徐徐教化,以充实国力。微臣接到陛下旨意时,已与各司官员商议数次,此计长远虽是利国良策,但眼下的弊处,下官还需提前与殿下告知。”
“太守请说!”吴过说道。
陆川微微颔首,道:“当年闭雁荡关,也是因南越蛮人时常寻衅滋事,扰乱安宁,如今开关,并以优策厚待之,必会有大量蛮人入关,蛮人未受教化,恐乱城内治安,此为其一。去年陛下抽调城中兵力,城中仅余两千老弱杂兵,而南越素来好勇斗狠,若开关之后,南越各部落联合造反,城中恐无兵力应对,此为其二。至于其他,库中的存粮丰足,钱财也够,各处官员,建造房屋所需的工匠都已备好,随时等候殿下调配。”
“吴国许以他们优渥的条件,他们也必须要达到我吴国的要求!既让他们入境,自然是要遵守我吴国的法度,若有滋事作乱者,太守尽可依法处置,甚则驱逐出境。至于城中防卫,我这次带来一千金羽铁骑,虽人数不多,但都是皇家禁卫中的精锐,即便南越有胆造反,也休想越过雁荡山一步。”吴过声如重石,言毕,唤出一人,介绍道:“此人名为吕威,温岭人,五年前南越作乱时立下赫赫战功,任金羽营千夫长,负责宫城防卫,临行前我已向父皇擢其为裨将军,城中防卫之事,尽可交由吕将军。”
吕威身高七尺,神色冷峻,不怒自威,闻言重应了声:“有吕某在,绝不会让任何人乱我温岭城!”
方才厅内众人都对开关之事或有忧色,但与吕威照面后顿时心中的石头都落了地,除了吕威的战功与职位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他也是温岭人,他的承诺足以让人安心。
“殿下既思虑周全,我等自当尽力做好开关事宜。”陆川说道。
“殿下,若南越人留在城内,是单独划一片区集中安置还是与城中居民混住?”一文官问道。
“此事我也思虑再三,南越本就是部落群居,若是集中安置,还保留他们原本的生活习惯,恐不利于管治,我的想法是与居民混住,虽可能初期会有不适与矛盾,但可令他们尽快学会汉人的文化与习惯,只是此举必然会造成更多的麻烦,还需诸位能臣多加周旋。”
“殿下,若赠耕地,帮忙建造房舍,可还要减轻税赋?”又一文士问道。
“当然不可!再优待也绝不能凌于本国子民之上,耕地荒废无益可以相赠,但建造房舍的成本是要加收在役税中的,直至还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