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称霸至少要得到诸侯们的承认和天子认可,否则没人响应的霸业便是笑话。历史上齐桓公第一次会盟,召集诸侯只来了几个,还有宋公中途逃盟,若非齐国展现了一下实力,齐桓公可是丢尽脸了。
小白与管仲进行了商量,为了第一次会盟时,不致于发生召集诸侯而诸侯不至这种事,便打算先由管仲与各国的使者们进行会谈,借机试探一下各国的口风。用小白的话讲,即使此次会谈失败也不过损失一点脸面,比正式盟会无人响应要强,这便是小白和管仲的如意算盘。
为此小白专门派人去了面临外患的蔡国,带来蔡国使者公孙京,让他在周天子送嫁的使者单伯,以及鲁国的君臣面前陈述蔡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希望能得到周天子名义支持,以及同为姬姓诸侯的鲁国人的帮助的美好愿望。
帮助华夏的亲戚,反击蛮夷的入侵,这绝对符合此时的国际道义,也是符合周礼要求的。各个国家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抵御未来的威胁,也不会在这种大是大非上站错队伍。于是当齐国的宰相管仲在各国的使者面前,提出各国应当一起发表一个谴责楚国的声明,要求楚国人释放蔡侯,这个提议受到各国使者的一致响应。
齐国的宰相管仲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议应在周天子的授权下,建立起一个华夏联盟抗夷狄的统一战线,各国共同应对南夷与北狄的威胁与挑战,这也得到了“各国的有识之士们”的广泛认可。
眼见局势一切好,管仲便提出考虑到蛇无头不行,这个联盟应该以齐国为首,鲁国和其它国家为辅,各国应听取老大齐国的安排,方能令这个机制发挥作用,否则各国没有领头的,一盘散沙一样,这便和现在一样没区刊了。
当然管仲这个提议惨遭各国反对,各国就差没指着鼻子骂齐国狼子野心了,其中鲁国的反对最为激烈,各国使者也全都进行推脱。现在小白的别馆面前门可罗雀,就知道小白发怒的原因了,管仲劝道:
“君上,单伯如此作为,应是不愿节外生枝。鲁侯之所以不愿帮助蔡国,这之中的原因可就多了:
首先鲁国人不敢出兵帮助蔡侯,鲁国现在有宋国这个敌人在前,又与我齐国关系不合,只怕鲁侯会担忧鲁军离国,会遭到我们趁机讨伐,所以鲁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其次蔡国此次是向我们齐国求援,而不是去找鲁国求援,这件事可是令鲁侯很不开心。若是鲁侯同意去帮助蔡国,在外人看来它不就是鲁国追随齐国了吗?我猜鲁侯是绝不愿屈居齐国之下的,所以干脆拒绝助蔡。
而且楚国毕竟离鲁国太远了,有蔡陈郑宋诸国顶在前面,鲁国人感受不到南方的威胁。鲁国人眼界狭窄,眼光只盯在眼前的淮泗小国上,没有放眼天下的气魄。而与宋国人的战事,是可以得到确实的利益的,而劳师远征南方,空耗粮草而一无所得,鲁国人当然不愿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