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上面的题目写着
有三个人去食堂吃饭,每个人掏出了十块钱,他们一共掏出了多少钱。
第一个问题,中规中矩的,嗯,这是标准的算术题,而且还是外加阅读理解的那种。
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吴航立刻写上答案(30),然后接着看下一道题目。
题目写着,接上一道题目,今天遇到折扣活动,店主实际上只收取了他们25块钱,叫店员还给食客5块钱,但是他们有三个人,5块钱根本不够分,所以店员拿了2块钱起来,将剩下的3块钱分别了三个食客。
请问,每个食客支付了多少钱。
嗯,看到这里,吴航还是感觉没压力。
这个题目很正常啊,这个每个顾客都支付了九块钱啊,十减一,这么简单的问题,应该没人会回答错误。
然后,吴航就看向了最后一个题目。
是的,看向最后一个题目,也是压轴的题目。
最后一个题目,需要填的空有点多。
但是,吴航将答案填进去之后,就变成了这样,每个食客实际支付了(9)块钱,那么三个人也就支付了(27)块钱,但是店员只那走了2块钱,加起来也才(29)块钱,请问,还有一块钱去哪儿了?
是的,看到这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
吴航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问题,天啊,他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在第一瞬间,没能解答错来。
他感觉,题目完全没毛病啊。
明明就总共拿出来三十块钱,然后每个人,拿回去一块钱,也就是二十七块钱,可是店员只拿走了两块钱,那还有一块钱在哪儿?
题目也没算错啊,二十七加二,等于二十九。
还有一块钱跑哪儿去了?
然后,吴航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思维立刻就进去了怪圈。
他觉得十分的不对劲,然后,他又重新算了一遍,这一遍,是从最开始的第一个题目开始算的。
然后,他发现了异常。
是的,他发现了异常,发现了问题在什么地方。
他发现,这个问题当中有个陷阱,而这个陷阱,就是第一道题目的答案三十。
是的,题目的最后一个问题,那是在误导人群。
最后一个问题是,还有一块钱去哪儿了?
可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是建立在三个客人支付了三十的基础上。
然而实际情况上,他们并没支付三十,他们支付的钱,只有二十七。
这是一个误导读题者的关键。
因为,27减去店员拿走的两块钱,也就等于25,等于这一次这三个食客吃饭所花费的总金额。
那消失的一块钱,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用来误导大家的思维的。
当在一次看完题目,吴航发现了这个陷阱之后。
他立刻填上了自己的答案。
然后,吴航感觉,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最后一个题目而伤透脑经。
这简直太坑了。
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数学题好不,这是脑经急转弯吧!
这样的题,一旦进入题目的陷阱里面,那就很难在爬出来了。
“老师,答完了,我要交卷。”
当大家看到,吴航又是第一个打完题目,一脸轻松,高高兴兴的走出去的时候。
周围的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
“高手,这是一个真高手。”
“他是早上第一个交卷子的人吧?早上的题目,也交的那么快,下午的算术,还是那么快,简直太厉害了。”
“哎呀,那最后一块钱,究竟在哪儿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