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艰苦的数天之后,罗家福他们便终于逆流上行、到达了距离汕头市150多公里的三河坝镇了。
三河坝镇是韩江上游的一个古镇,隶属大埔县,因梅江、汀江和本地的梅潭河三江交汇于此,故称为三河坝,三江交汇于三河坝后,下游则开始称为韩江了。
三河坝镇向西北是上扼通往梅州的梅江,而向东北则是上扼通往福建的汀江。
在水陆的交接后,梅江可直上梅州及梅县、蕉岭、平远、兴宁、五华等市县,而汀江则分别又可直上永定、上杭等闽赣的各市县,而韩江又通往潮汕及至出海,在从前以水路交通运输为主的年代里,踞如此重要地理位置的三河坝镇便有“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之谓,自古以来,三河坝都是梅江、汀江和韩江水路交通货物流转的枢纽,特别是古时盐运的枢纽,所以,它的人文历史都比较悠久和厚重,历来也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其时的三河坝镇城区是在西岸的汇城,汇城的街道是临江沿岸纵横布设,其间共有480多间商铺,此地汇聚着往梅州、上福建、下潮汕的物流和人流,其物流和人流那是无比的畅旺和繁华。
在这天的中午,当罗家福他们到达三河坝后,当地便已是霜冻的天气了,那地面已经结冰,空中也亦是寒风习习、异常寒冷。
此时细看江面,水中便有三五成群的游鱼,游鱼在泛着鱼肚白漂浮而来,那鱼似死非死、痴痴呆呆、毫无活力、在胡乱地漂游着,眼光再望及江面远处,没想到的是,都尽是花花白白的这样的鱼群,它们在成群结队的漂游而来。
这便是饶同昌所说的“雪鱼”。
原来,饶同昌预测梅江及汀江上游在这几天必然会下雪,按以往的经验和情况,当地的某些热带鱼怕冻,在下雪后、当气温急降时,这鱼就会被冻成这样的似死非死、痴痴呆呆和毫无活力,鱼群便会顺流沿着江面漂游,这就十分方便于渔民的捕捞,人们便把这种鱼叫做“雪鱼”。
冻不死的“雪鱼”在水温升高后,有些又会回复常态。
出现“雪鱼”这种现象也不多见,是很难遇到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就在昨天,那梅江、汀江上游便的确是下雪了,于是,这就出现了这“雪鱼”的现象了。
这饶同昌是汀江上游人氏,他熟谙天气、经验丰富,这回真的是给他算准了,而且他让罗家福到三河坝来,便可以同时捕捞梅江及汀江游来的“雪鱼”。
这罗家福一家人便真可谓是行善得福了!
这时,望着江面的罗家福一家人,心中便是无限的欣喜了,其四个人的脸上便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了。
于是乎,全家人便不顾刚刚长途跋涉的疲劳,两条船便立马选好位置就拖网捞鱼,结果,他们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几网上来,便捞起了一、两百斤的鲮鱼和鲢鱼等鱼。
罗家福和罗家寿旋即便把鱼扛到三河坝的大街上去让利销售,鱼很快便被当地人抢购了一空。
这样,就在到达后的当天下午,罗家人便赚到了第一笔钱了,那一家四口人便开心得不得了了。
在此后的两、三天,罗家福和罗家寿便抓住机遇、起早摸黑的专职在江里捞鱼,兄弟俩每天都捞到了三、五百斤的鱼,而李雪梅和罗海龙母子俩则专职来来回回地挑鱼到大街上或市集上去卖,有时也挑到附近的村寨里去卖。
因此,在这样的辛劳过后,他们每天便都换来了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元和一叠叠的纸币,这乐得全家人呀那都是喜逐颜开、欢笑不已了。
打“雪鱼”、有“雪鱼”打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那么三、五天的时间,随着寒流的过去,随着雪停气温的回升,这“雪鱼”现象很快便消失了。
但是,就在这三、五天的时间里,那罗家福他们可就赚了很多钱了,那有了钱后,凡事便好办多了。
在三河坝镇上,因这里地处三江的物贸枢纽,再加上是山区未受饥荒和日伪的太多影响,这里的生活用品也多为本地人自产自销,所以,这里的物资商货都比较齐全,价格也算适中。
因而,在“雪鱼”现象消失、没有“雪鱼”打后,那罗家福便带着全家人去到了镇里,用卖鱼赚取的钱,为罗家寿、李雪梅、罗海龙和自己买了棉衣、棉裤等每人两套的衣服,又买了御寒保暖的棉胎棉被,更买了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又想想船里还有饶同昌送的大米、花生和娘酒,于是,他还买了从前在故乡龙江里经常吃的炒黄豆及熟烟丝等东西。
自此以后,便有吃的有喝的了,温饱的问题便总算都解决了,从逃荒以来的忍饥受饿、饥寒交迫、担惊受怕的日子和生活,便总算是获得了彻底的改变了。
在当天晚上,船就泊在了三河坝江边的水中,一家人吃饱喝足后都躺在暖和的被窝里闲聊着,那罗家福和罗家寿便在美美地吸着烟,唉!都已经不知有多久没有吸烟了呀!
兄弟俩在打着酒嗝、吐着烟雾,便在回想感叹着数月来的艰难困苦和伤痛泪水,一家人便在悲叹中感慨万千……
唉!从出门至今,先得舅父赠船,后得冯三献计,再得饶同昌指路,这一家人才逃到了这里,直到现在,这一家人才可以稍为安心、稍为舒畅地停下来喘口气了。
也是在这时,那罗家福便领悟出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行善积德,自有贵人来相助,互帮互助才能在异乡立足。
这种苦难的漂泊和磨练,便使罗家人的性格越来越变得了洒脱、从善、慷概和豁达了。
此后,他们便以三河坝为中心,便在韩江、梅江和汀江数十里的范围内打鱼,虽然没有了打“雪鱼”那样的好收成,但毕竟这里是大江大河,所以也就有了比较好的收获,因而,他们的生活也算过得去,几乎还算是比较的满意自在了。
至当年的腊月中下旬时,当地的天气便开始转暖了,不久后,天空便慢慢地变得了阴沉了,随后,当地便开始下雨了,雨下得了淅淅沥沥、洋洋洒洒。
这对于当地的人来说,他们觉得很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欣喜。
但是,这对于罗家福他们来说却是不一样,他们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来了。
在雨中,那雨滴打在江面上,在发出了“沙沙沙”和“滴滴答答”的声音,罗家人便不自觉地在遥看着家乡的方向,那罗家福更是热泪盈眶、心中便不停地在问道:家乡应该也下雨了吧?家乡人应该有救了吧?母亲和女儿在家可好吧?
此时,江风吹拂,雨如丝线,那罗家福便在思绪万千、飘渺无限……
李雪梅也在默默地祈祷、也在遥想还在故乡家中的母亲和女儿……
而罗家寿和罗海龙也是陷在了思念之中……
就这样,罗家的一家人都在思念着家乡和在家乡的亲人。
从此以后,罗家的四个人便在思念故乡的情绪中继续地在江中漂泊和在生活着。
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转眼之间,那当年的春节便到了。
在大年三十这天,罗家福一家人把船靠回了三河坝镇的江边,然后,其一家人便上岸混在了当地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去置办当年的年货过年。
古语有说:进乡随俗、入巷随弯。
因此,罗家福和李雪梅便在镇上置办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年货。
考虑到船上的锅灶比较简单,所以,带着好奇、带着新鲜感,罗家福和李雪梅便只购买了一些当地的现成而又易于保存的熟食品,诸如:甜粄、红桃粄、笋粄、忆子粄、老鼠粄、炸腐卷、糍粑、薄饼、乌豆羹、腊肉、豆干、企炉饼、灯盏糕等美食,这些美食,有些是当地的特有食品,而有些则是上下游的泊来品,当然,他们也还买了鸡、鸭、猪肉,还买了烟花爆竹等东西。
生活的彻底改善,这过年也就过得了丰富多姿多彩和有滋有味了,这些年货也已经足够他们吃好几天了。
在此过程,在镇上、在江边的码头水边,罗家福一家人也都在留意和打探起了冯三的信息来。
罗家福心想:冯三曾经说过他是在三河坝镇帮人行船,这过年了,不知他从汕头回来了没有?是他帮自己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才让自己逃离了汕头来到了这里,冯三可是自己的恩人呀,现在自己的生活好过了,若能在这里相遇,那也应该好好的来款待和谢谢人家了。
但是,罗家福一家人却一直都没有询问到有关冯三的消息。
在除夕的傍晚,渔船的舱面便摆满了各种准备烹煮的美味,而面对着这些美味,那李雪梅却在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