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刘胡氏给秦石父母敬过茶以后,刘大如同昨晚约定的那样,将四百两银子送了过来。秦家收了银子后,刘大便将那字据撕了,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秦家。当然,至始至终,刘大还不知道自己是被秦石摆了一道。
聘礼花了三百两银子,婚宴四十五两,现在回来四百两,这笔账怎么算,秦石都是赚的。关键是,他还娶了个媳妇儿。
刘大的事很快就过去了,秦石迎娶刘胡氏这件事,也没多少人刻意当做谈资,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刘姓庄地处偏僻,不论外界如何纷乱,也很难干扰到这处山庄。即便是大明亡国的消息,也是在很久之后才传来,与之一道传来的,还有大顺国开科取士的消息,彼时已是四月初。当然,这两件事秦石早已知道。
“明皇昏庸,闯王代天而立,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你这读书也算是有做官的希望了。先前在罗山县城里,你曾说过要去城中应考,现在开科取士的时间也出来了,就在四月十日,你早些准备才好!”
四月五日,午饭之时,屋中闲聊,秦保刻意提醒秦石。此前虽然知道大顺国要开科取士,但是并未知晓确切的时间。如今,开科取士的时间已经定了下来,为了家庭,秦保自然不会忘记提醒秦石。
“爹,此事,我心中已经有所谋划了,只是还未来得及与你细说。”秦石放下手中的碗筷,面色有些复杂,“此去罗山县城应考,我自会全力应对。只是怕刘大会因为婚宴的事情,过来闹事。”
事实上,秦石心中所考虑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别的。
纵观此刻的天下局势,按照历史的发展,李自成兵败在即,距离满清入关的时间也不远了,而南明也即将建立。
表面上看,这三股势力,秦石的选择余地很大。然而,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三股势力各有利弊,他必须有所抉择。
“天下变乱,祸由朝廷,明皇昏庸,大明之悲,遗哀三百年,汉家子弟,提笔定国,此生不复我大明又当如何?”
这是秦石的心声,于这个时代重生,他自然希望能够以一己之力匡扶大明天下。然而,摆在他面前的事实就是他还没有那个资本。或者,他根本没有那个条件去达成这样的目标。
没有条件,秦石就必须想办法创造。当然,这种条件,基于天下形势。
李自成将在几个月后兵败如山倒,如果投靠于他,短时间之内,很难左右大顺的命运。往南进入南明,内斗不断,秦石只是个小人物,没有背景,谁会提拔于他?几番分析下来,唯有满清可以选择。
然而,身为汉家子弟,秦石自然清楚甲申国难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就如同一把刀子一样插在他的心中。
“有些事情必须要改变,有些事情,就算尽了最大努力,也改变不了。即便是只有一丝的希望,我也愿意去做。”秦石心中早就有了抉择,“从清又如何?昔日勾践卧薪尝胆,今后我秦石忍辱负重也丝毫不怕!”
如果秦石重生成大明皇族,他可以义无反顾的统帅大军,横扫满清,只可惜他现在只是个寻常读书人。读书人的路,自然是科举。
不过,眼下大顺国开科取士,正是给了秦石一个了解实况的机会。不然,窝在刘姓庄这个小山村中,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你放心去吧。有刘三叔在庄上,刘大就是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胆。”刘姓庄上的亲缘关系虽说是盘根错节,但秦保还是清楚刘三叔在庄里的作用的,那就是一根定海神针,“先前刘大赔偿的四百两银子,你带上二百两,以做盘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