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一府,人口就在百万左右。也就是周梦臣规划出来的地方,再容纳两百万人是没有问题。更不要说还有黄河。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与中下游的地上悬河相比。这里的黄河是可以灌溉的,别的不说。单单是靠着黄河,只要稍稍修建一下水利工程,可以用虹吸效应灌溉。能开垦多少土地,周梦臣而今还不知道,因为没有丈量。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粮食生产潜力,因为能超过大同,无他,大同水系不多,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桑干河水系,而桑干河远远比能与黄河相比。在普遍干旱的北方,水是生产粮食最重要的要素。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不能养足够的士卒。不能养足够的士卒,就不能保证在草原上的武力,这一块土地,始终危险。
这是周梦臣留给杨继盛最大的难题。
杨博沉吟片刻,说道:“我会动员一下家乡父老北上谋生。只是具体怎么样,就要看情况。”
山西作为元受创最小的北方省份。人口稠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晋商跑到蒙古去经商。所以杨继盛想起从山西移民。奈何中国人安土重迁。杨博也不能保证有什么效果。
周梦臣说道;“杨兄有心了,我也会在京师想办法的。只是也是看情况吧。”
两人相对苦笑。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周梦臣与杨博连续商议两日,周梦臣竭力将这里的情况让杨博全部明了,甚至与杨博一起召见在青城的重要官员。
三日在匆匆的忙碌之中度过。
皇帝严令,周梦臣不能不从。
在第三日,周梦臣带着徐渭已经一百余名护卫,看了青城最后一看,长驱南下。过大同而不入。
在船上,周梦臣看着大同方向。心中无限感慨,这一次是真的要离开大同了。只是希望自己留在大同的一切能够在别人的手下茁壮成长吧。
周梦臣轻轻握拳,他知道,这大同的幼苗或者萌芽,能不能茁壮成长,就要看他在北京的成果了。如果他被否定,戴罪下狱,那么关于他的一切,都会被打为另册,踩上一万之脚,从不管有用没有用,对或者不对。
说周梦臣对仕途一点贪念都没有,自然是假的。但也没有太多的贪念,没有非要成为内阁首辅不可。奈何,周梦臣发现,科学,工业,现代化等,一切一切都与他的官位相连。
那一刻他就知道,他绝对不能成为官场上失败者。其实作为一个在乡居的官员,日子并不会太难过。但是科学与工业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而官场上,谁才不是失败者,自然是大明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之前,还是一个想法。有这次战功,周梦臣真得有了冲击中枢六部,甚至进入内阁的底气与资格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完美的化解来自宫廷的危机。
一切都在北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