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龙且率领的大军屯兵如此,他原本有七万大军,后来韩信再从程开所部调拨三万人,共十万人,任务是收复整个江东。
由于楚军主力都在彭城一带,江东各地驻守的小股楚军根本无力抵挡,秦军所向披靡。
“报告将军,杨武将军所部已渡过淮水!”
杨武是龙且派出的前锋,由于楚军兵力空虚,根本无力抵挡秦军渡河。
龙且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在淮河以南,便是江东了,项家的封地,就在淮河以南到会稽郡之间,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
龙且留下少量部队留守,带着大部南下。
两天后,龙且刚渡过淮河,又有士兵来报,这是郑雄派来的士兵。
“启禀将军,昭家愿意投降,明天率昭家的人投降!”
昭家的封地,位于渡过淮水后的西南边,龙且决定亲自前往。
翌日,以龙且为首的秦军,集结在某处安丰县县城外,这里是昭家的总部,赵家主要人员皆在这里。
在县城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昭家本族人员,有昭家三千家族兵把守。
巳时正,县城城门打开,昭家的人出来了。
昭家以昭扬为首,主要人员跟在后面,步行向龙且走了过来。
昭扬来到龙且前,看着马背上那高大威猛的龙且。
昔日两人都是项家的臣子,现在对方却是逼降昭家的人。
龙且没有展现敌意,温和地道:“昭家肯主动投降,算你们识时务,以后好好做秦国的子民。”
昭扬问道:“将军到了秦国那边,或许以后能获得封地。”
龙且道:“这是朝廷的事,不容你操心了。”
随后,首先有士兵进入县城,昭家的所部家族兵都放下武器投降。
在昭扬的带领下,龙且和部将们入城。
来到昭家的官署,这里有封地内耕地、人口等档案资料,由秦军接管。
龙且粗略看了一下,封地内有人口三十八万,其中有两万家族兵被征召到彭城一带守卫城池。
前不久还收到项羽命令,要昭家再派两万家族兵赶往彭城。
龙且还在看着卷宗资料,有部下来报,有一个大仓库存放做昭家的许多粮食物资。
昭扬忙道:“龙将军,这些都是我昭家之物。昭家都已归顺朝廷了,昭家的粮食应当安全吧!”
龙且道:“你这些粮食,并非昭家的人劳作生产,乃是百姓生产出来,不能视作昭家私产,九成充公!”
在出发前,皇帝就有明确表示,昭家、屈家、景家储存的粮草,九成充公,留下一成给他们,这算是仁慈了。
昭扬大惊,急忙哀求道:“将军啊!这是昭家的私产啊!还望将军高抬贵手别收了!”
龙且不为所动,重重地说道:“我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若你敢抗拒,就是与朝廷为敌。”
秦军虎狼之师,有强大武力为依托,昭家的人岂敢不从。
当天,昭家的家族兵全部都被收缴了武器,就地解散,成为普通百姓,朝廷会分土地给他们耕作,要是不愿意种田,有本事者也可以去经商。
龙且还接到了报告,赵佗的军队正向东进军中,已进入了衡山郡、长沙郡,有望三个月后抵达九江郡。
龙且要加快行动,确保收复整个江东的功劳不被抢去。
————————
衡山郡东北部,这里有一块地盘,属于伪楚国景家的封地。
秦军进入衡山郡后,景家的人都恐慌起来。
经过商议决定,景家向秦军投降。
八月二十五日,衡山郡东北部期思县,赵佗带着部将和士卒们来到这里,景绸带着景家的人出来,正式向秦军投降。
赵佗查看景家的资料,景家封地有人口三十五万,士兵五万,其中有两万五千人被派到彭城。
赵佗当天就写好报告,派人送给皇帝,让皇帝尽快派官吏接管楚地。
————————
这天,杨武率领部下在九江郡北边向南进军。
不久之后,斥候来报。
“启禀将军,前面发现大仓库。”
仓库或许有存粮,这里离仓库不远,杨武决定亲自去那边看看。
不久后抵达仓库外,略一观察,这仓库占地面积很大。
在仓库外,有大批秦兵做好进攻准备。
都尉道:“启禀将军,里面有项家的兵,可能有数百人。”
自从南下以来,遇上那些屈、景、昭三家的封地,这些家族的私兵,比较少敢于反抗的。
杨武道:“他们都不投降吗?”
都尉道:“将军,这些项家的兵顽固得很,说要跟我们血战到底。”
杨武道:“冲进去,杀无赦!”
都尉带着部下冲入仓库,跟敌人厮杀起来。
顿时,仓库里面喊杀声震天,惨叫声不断。
让秦军预料不到的是,这批项家子弟兵个个都视死如归,许多人抱着跟秦军同归于尽的决心血战。
有些敌兵被刺中要害,临死前都还全力反击。
有些敌兵在交锋时,不顾自身安危,当秦兵向他看来时,不闪不避不挡格,同样用兵器刺杀,结果是两人同归于尽。
如此不要命的打法,秦军还是一次碰到过,但秦军并不畏惧,用绝对实力把这批敌兵全部消灭。
战斗结束后,共斩杀了七百余敌兵,秦军自身也战死了四百余人。
干掉这区区数百人,就付出这等代价,杨武有些吃惊了,自从进入项家封地后,许多人对于到来的秦军十分敌视。
他传令下去,以后要是碰到这种情况,放火烧死敌人,尽量减少伤亡。
他再进入大仓库检查,这里是一批粮食,或许是准备运送到彭城的,还未来得及运输,北上路线就被秦军堵住了。
秦军在项家封地的行动,虽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在绝对实力面前,项家的人反抗,只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时间进入了九月中旬,长江北岸,秦军云集在这里,在龙且的命令下,秦军收集船只,伐木造船,做好渡江准备。
只要船只数量足够,便是渡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