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这一时期,一部名为《喜福会》的电影同样在好莱坞的华人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片由美籍华人导演王颖执导,通过展现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艰难求索的故事。
第一代华人女性移民饱受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希望女儿们实现美国梦,不愿意教女儿们说汉语;然而女儿们虽然全面西化,但依然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
相较于李安,《喜福会》的华裔导演王颖更长时间的聚焦于华人移民的生活体验,也更能表现亚裔导演的处境。
在拍摄《喜福会》之前,王颖已经拍摄《寻人》《点心》《吃一碗茶》等展现华人风貌的作品,但更简单易懂的《喜福会》才真正让他进入美国主流电影的视线。
而比起由白人来书写“他者”的《大地》和《苏丝黄的世界》,《花鼓会》和《喜福会》这样“他者”自我书写“他者”的作品,更加真实动人。
推荐下,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不仅如此,该片流露出的华人女性的独立气质,同样是一种巨大的文化层面的进步。对此《电影评介》里曾特别指出:片中一群亚裔女演员的表现证明了再好莱坞,她们缺乏的不是演技而是机会。
可以说八九十年代,由华人导演们所开启的这个黄金时代,比较彻底改变华语电影的面貌,更是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新桥梁。
经过这十年的市场培养,到了世纪末的时候,华人电影的风貌已经有极大的变化,也为世纪末的《花木兰》和《卧虎藏龙》的诞生提供土壤。
这种力量开始带有一点破坏力。而《卧虎藏龙》则让西方看到武术、功夫文化背后,除打斗之外的更为内核的东西。也正是借由这些影片,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视角的交融开始展现出新的面貌。
好莱坞们更懂我们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卧虎藏龙》等影片让西方看到更多元的华人形象,但是这些都还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上。在西方故事里华人形象的变化,是要从本世纪才逐渐开始的。
这离不开资本的力量,随着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入局,越来越多的面孔开始出现在美国本土的故事里。
但问题也就在于,这些形象本身并不一定和影片所契合,比如大片中常见的沉默的华人科学家形象,都是为了市场考虑而加进去的。虽然很多都不再是负面角色,但是比起对其他少数族裔角色的准确把握,其实角色的出现仍然生硬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