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6.com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梦回大明春 > 241【心学门徒改信物理】

241【心学门徒改信物理】

卫河之畔。

王渊昂首立于河边,身侧依次站着舒昆山、李充嗣、俞琳、王阳明、梁玺、马纶等官员,这个次序是按年龄和官职综合排出的。

至于老太监李兴,以及王渊的众多弟子,依旧在各自工地忙活着。

三艘清淤船行在河面,由于吃水较浅,完全不受河底淤泥的影响。只是偶尔有些浮冰,须得用撑竿拨开,免得一头撞上去。

在众人的注视中,漕工抛下“混江龙”,将河底泥沙搅得更加疏散。

紧接着,四个漕工犹如推磨一般,在甲板上推着动力台。也不见他们费多大力气,齿轮带动齿轮,再带动帆布制成的履带,很快履带之上的铁质挖斗,便一斗一斗的将淤泥挖出,自动落入放置于甲板的柳条筐内。

两三挖斗掘出的泥沙,便可装满一大筐,由漕工架着小舟运走。

梁玺这个漕运参将,对河道淤塞头疼无比,见状不由大呼:“此乃治河利器,可保漕运畅通无阻!”

王渊笑道:“梁将军,卫河上游的滚水坝,一可减缓水势,二可挡住泥沙。但必须时常清理,否则滚水坝被泥沙堵住就废了,今后最好三个月清理一次。”

“我记住了,”梁玺高兴道,“有了这种清淤船,清理泥沙轻松得很,哪像以前要动辄组织数千军民。”

有些时候,土办法就是好办法。

这种清淤船根本不需要蒸汽机,否则还得额外运煤,而且机器维护也是个难题。朝廷养着大量漕工,也完全不缺人手,若真实现机械化,你让漕工们平时干啥?

王渊建造滚水坝,用三合土而非水泥,也有着现实考量。

即便组织工匠研究几年,把现代水泥弄出来,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也不可能达到建造水坝的标准,勉强建出来也属于豆腐渣工程——水泥是有不同标号的!

工程强度的三合土就不一样,那玩意儿添加各种辅料,层层夯实之下,年份越久就越结实,用普通炸药都不容易将其炸开。

在古代发展水泥,威力主要体现于民用和军事领域。

比如王渊在天津的工厂,如果有水泥的话,轻轻松松就能建造厂房和宿舍。又比如在北方边疆,水泥可大量快速修筑边墙,甚至可以层层推进修筑堡垒。

舒昆山拍手笑道:“此乃利国利民之器,吾当写诗为王学士赞!”

知州马纶也连忙奉承:“王学士造物,舒御史作诗,等到百年之后,比如临清州的一段流传佳话。”

临清州的官员纷纷附和,一时间马屁如潮。

王阳明带来的那些弟子,虽然也觉得清淤船很方便,但他们大都没接触过实务,也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觉得王渊的发明也不过如此。

李充嗣笑道:“看来,明年朝廷该疏浚大通河(通惠河)了。”

从北京城外的大通桥,到通州共有一百六十里。永乐年间便开始淤堵,近百年来,好几次疏通都宣告失败,每次疏浚不久便再次淤堵。而且疏通河道也费力得很,需要分段放干河水,让河工们用锄头挖掘淤泥,再肩扛手抬艰难运走。

因此朝廷干脆懒得疏浚了,漕粮运到通州以后,剩下一百多里都走陆路。直至嘉靖六年,巡仓御史吴仲翻阅典籍,按照元代郭守敬的引水路线,这次疏通才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漕粮可以改走陆路,无非多一些成本。

问题是商船也得走陆路,又耗时间又耗钱,大通桥那边的码头几乎宣告废弃。像木材这种笨重商品,由南方运抵北京,就因为这段河道淤塞,运输成本打着滚儿的往上升。

现在有了王渊的清淤船,也不用再放干河道,组织数万人清淤。只需造他三十艘清淤船,固定安置六百个河工,每天来回挖掘淤泥即可,挖上半年怎么也能挖通。而且挖出来的淤泥,属于上好的农业肥料,可以拿去卖了赚钱的。

更方便的是日常维护,清淤船可以时时清淤,不用等淤泥大量堆积之后,再放干河水搞数万人的工程。

在清朝,通惠河有北方秦淮之称,那都得益于嘉靖朝的疏浚。

正德朝的通惠河则非常糟糕,大型商船完全绝迹。等清淤船将河道疏通之后,必将使得北京商业更加繁荣,无数百姓可以因此受益,至少京城米价能够下降不少!

这些事情,李充嗣想到了,王阳明想到了,王阳明的弟子却很难想到。

与智商无关,纯粹是眼界问题,那些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 从反派开始的影帝之路 我老婆实在太败家了 终末风暴 斗罗之魔君 我有一个进化点 从神级网咖开始签到 斗罗之莲扇斗罗 伪神杜维 非常规编剧 诸天位面修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