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策在全民观影热情高涨的八十年代对于制片厂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此时民众的娱乐活动比较少,看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这个年代电影发行公司不管上映什么影片,都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收入,足以抵消购片时花费的那点钱,碰到爆款票房破亿都有可能,而这些收入都进入了发行公司的口袋里。
这样的政策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就是电影厂在拍摄电影时考虑更多的是社会口碑和政治影响,很少考虑票房方面的问题。电影赢得领导和观众的称赞比票房破亿都更有吸引力,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腰杆站得笔直,赚不赚钱无所谓,不像后世很多电影各种秀下限,只要把钱赚了,你让我跪舔都无所谓。
而且中影公司赚了钱之后,也会从利润中拿出相当一部分去发展电影放映事业。此时,中影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上亿元的资金新建和翻新各地的电影剧院,以及补助老少边穷地区,解决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看不到电影的问题。
此时国家对于电影行业的政策是城乡兼顾,重点抓农村,抓八亿农民看电影的问题,正是中影公司拨付的这些资金支持了活跃在农村的上万支电影放映队。
但是弊端也有不少,最大的弊端就是电影厂的日子不好过了,利润很少,这么大一个厂子,一年辛辛苦苦生产几十部影片,票房还都不错,但是到年终一结算,不亏本就不错了。
这也导致电影厂失去了进取心,慢慢的开始偷工减料,电影质量逐渐下滑,到了八十年代末,除了一些名导的作品质量还有保证之外,其他的电影几乎都是拿来滥竽充数的。
任导演简单介绍了下他这几个月的工作,说道:“我从桂省回帝都以后就开始剪片,一直到七月底才处理完《攻克谅山》的后期,然后交上去审查,最后确定在这周五上映。”
张伟说道:“那我到时候可要去电影院看一看,这还是我的改编的第一部电影呢,值得庆祝。”
任导演叹气说道:“咱们现在这个时间上映,也不知道效果会如何。”
张伟奇怪的问道:“现在这个时间有什么不对么?”
任导演解释道:“你没看报纸么?前段时间我们八一厂华淳导演拍的《铁甲008》上映之后,遭到了很多批评,还有老同志给我们厂长写信批评这部电影。我和华导也是老朋友了,他最近压力很大,还在忙着向厂里写检查呢,其实他在这部影片上面也是花费了很多心血,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可惜没有成功。”
张伟说道:“是啊,华导在滇南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去片场看过他,并且找他取经。我感觉华导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拍起戏来也很拼命。”
任导演说道:“最近由于《铁甲008》的失败,还有人归纳说那些年我们看的战争片太多了,现在已经没有人爱看了,这次中影公司才给了我们拍的这部《攻克谅山》八十个拷贝。”
后世华国电影在21世纪再度兴起的时候,电影院都已经是使用数字拷贝了,因此张伟对于这个时代的胶片拷贝还不是很熟悉,就说道:“才八十个啊,太少了吧,一般上映的电影有多少个拷贝?我记得我在部队时,我们军区的电影发行站一部电影好像都要做十来个拷贝。”
任导知道张伟是个电影行业的新手,就解释道:“你们用的那是8mm和16mm的拷贝吧,那种的不算,根本不售票不统计票房。我说的是35mm拷贝,真正在电影院上映时使用的,一般一部新片中影公司都会给一百个以上的拷贝,一些热门的片子甚至会达到两百个,我们八一厂以前拍的片子拷贝数就没有低于一百个的。”
张伟说道:“一百多个拷贝也不是很多吧?全国有那么多城市都要放映影片。”
任导演说道:“城市虽然那么多,但是中影公司发行时也不会在全国同时铺开,第一轮只会在帝都,魔都,花城这样的主要城市上映,再说相邻的电影院也会跑片,毕竟制作一个拷贝也要三四千块钱呢。”
这个年代电影的放映周期特别长,后世一部电影放映时间基本就是一个月,即使延期也很少有超过三个月的,但是在此时一部电影的放映周期普遍有两三年,从一线城市开始逐级放映,这一批城市放映完了就把拷贝运到下一批城市继续放映。
这样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制作拷贝的费用太贵了,要是单独在一个小城市就专门投放一个拷贝,估计收上来的电影票钱连制作拷贝的费用都不够。
一部电影按九十分钟计算,一秒24格,一格胶片大概是3厘米宽,一个拷贝就要用到大概四千米的胶片,那都是钱啊。